Harry:下屆特首需加快市區重建 設法緩供樓壓力
筆者認為,社區重建面對的阻力或者較小。(大公報資料圖片)
市民最近都普遍關注特首選舉,幾名參選人都各施本領,推出創新的房屋政策和意念,對比下,施政報告一如以往,流於總結現屆政府作出的政策成效,主調離不開以不同方式增加未來房屋供應。
過去四年多,梁振英政府的確對房屋政策下了不少功夫。猶記得當年當選後表示覓地建屋要「見縫插針」 。四年下來,確實看見不少單幢式公營房屋,或是如荃灣沙咀道工廠區內快將落成的居屋、以及最近推售的新蒲崗景泰苑等。這些都是現屆政府兌現承諾下的產物,但這些房屋都坐落於工業區內,重型車往來頻繁,其嘈音不但影響居民生活質素,亦對其造成危險。而且屋苑欠缺社區規劃,配套較差,可見「見縫插針」雖可解決短時間的房屋供應,但長遠而言並不是有效政策,只是治標不是治本。
本年度施政報告都提出很多方法增加土地起樓,包括善用棕地、高爾夫球場、開發大嶼山,甚至探討郊野公園邊沿等等位置起樓。但這些方案牽涉層面廣,而且複雜,阻力比較少的倒可能是社區重建。現時市區有很多舊式唐樓樓齡超過六十年,特別在九龍城區及深水埗區。參考觀塘裕民坊重建的經驗,將這些老區重新規劃起樓增加樓宇高度、增加單位供應,以回應社會需求。當然這個會涉及複雜的收樓、安置問題,但總比開發大嶼山、郊野公園阻力為低。
另外,除增加房屋供應之外,施政報告忽略了一點就是如何壓抑樓價。細心閱讀施政報告發現,房屋政策只集中提及公屋和私人樓宇未來之建屋數量。
但一般市民或中產根本難以負擔現時樓價,新落成樓盤300萬不足二百尺蚊型單位隨處可見。以市民薪金中位數約每月$16000左右不可能負擔其樓價。
如何減輕市民供樓壓力及置業?政府可參考新加坡的樓宇政策,將每月強積金之款項用作供樓之用。不少香港人都認為每月所供的強積金就等於將錢掉入鹹水海一樣,另外又怕所供的強積金被對沖。將強積金作為樓宇供款之一部份,既可以優化強積金制度,增加其靈活性,又可以減少市民對強積金的憂慮及負面感覺。當然,細節及產生出來的漏洞要認真研究。
在公營房屋方面,資助出售房屋單位供應比例應該相對提高,令較多市民可以上樓置業。政府可從興建公共屋邨時,選其一棟或兩棟作為資助出售房屋,同時將增加公屋層數至50層及將每間單位面積調低增加單位數量,相信這不會令公屋輪候時間增加。
香港房屋問題是一個長遠問題,很難一下子解決。但不能單為追求建屋目標,盲目增加供應,而忽略了地段以及保育的需要。三月無論選上誰做特首,都必需妥善找出社會賢達和專業人士籌劃房屋政策,才能帶領大家走出困局。
文章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