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香港不容錯失大灣區規劃機遇

2017-05-09
Harry
香港媒體人
 
AAA

HARRY.jpg
港珠澳大橋即將完工,有助大灣區發展。(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央政府三月於全國人大會議中提出香港、澳門要與珠江三角洲城巿群要深化合作,寄望可藉此發展成為世界第四的大灣區。有心水清的學者已注意到,大灣區規劃實乃一帶一路發展的根基,兩者是中國經濟發展一內一外的兩個大棋局,而且兩者密不可分,港府必須嚴陣以待。

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已進入世界強國行列,但要走得更遠,必須要增加與其他國家的經濟接洽。「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因此而成立,部署宏大,目前時間尚短,暫未見有甚麼成績出現,大灣區發展正是一帶一路的催化劑,相信可有利推進一帶一路發展,大灣區的發展一定程度決定「一帶一路」的成敗。大灣區的城巿除了港澳外,更包括有: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等,都是一些已有穩定經濟增長及發展的城巿。隨著港珠澳大橋的落成,港澳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巿間的交流亦會得到加強。大灣區城市的整合,正可作為一帶一路計劃的龍頭。|

香港擁有一國兩制優勢,又作為主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加上世界先進的基建及健全的金融體系和市場等,能成為中國和世界各國的「超級聯繫人」,有助推動「一帶一路」戰略。香港透過大灣區規劃,與各大灣區城市作深化整合,再以整個都會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補,發展協同效應的潛力更大,多項支柱產業如金融、貿易物流、科研等,都可配合中央「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策略。|

於大灣區城巿中,香港的金融、運輸、專業服務及展覽業的板塊上都位於領導位置,儲備了大量的有關人材和有經驗的公司。而廣東省的生產總值不僅為全國之冠,生產總值每年的升幅亦是全國之冠,可以說是全中國經濟發展的代表,大灣區的城巿又是廣東省的代表城巿,各具特色和實力。

大灣區是國家如此重要的經濟戰略報署,雖然香港社會出現質疑聲音,包括擔心港府於融合中吃虧。但港府必須迎難而上推行,如果把自己孤立出來,鄰近地區的土地資源及人力資源均在香港以上,長此下去,只會被邊緣化,被實屬不智。香港必須利用自身優勢,帶動大灣區各城巿的經濟路向或方針,以更有效地發展香港一些已經停滯不前,甚至已經萎縮的行業,例如:成衣業、科技產業、醫療產業等。如有大灣區城巿的支援,香港政府亦可以再次考慮把香港發展成為全中國的醫療及教育中心,有關收入亦可以補貼到香港日益繁重的老人醫療及福利方面,解決本港一些社會的問題。

有意見質疑梁振英特首現階段的表現是過份積極,甚至可能為下任政府留下很多不必要的框架和阻礙;大灣區的城巿都是直接受中央政府管治,奉行國內的法制,與港澳地區的「一國兩制」大有分別,很容易造成衝突,都是推行大灣區規劃的隱憂。

即使如此,香港擁有「一國兩制」此一基石和優勢,現階段須了解各地城巿的優勢及缺點,為將來做足準備,再於法制、稅收、關檢等問題上作出初步計劃,然後提出予中央政府考慮實施。

若然香港政府只是守株待兔,留待中央政府在考慮廣東省城巿的需要後再推出的細則,也許香港會淪為大灣區成長的「路人甲」,徒然於基建工程等政策出力,卻享受不了豐盛的果實。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所有愛國愛港者都要深刻認識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這五個字,因為這是贏得我們大灣區戰略優勢的關鍵,只有做到高質量發展,才能增強我們大灣區的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只有用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才能對沖外部形勢的不確定性,才能助力民族的復興。

    上江南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