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加強《基本法》研究未能對症下藥
主管港澳事務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在北京出席紀念香港基本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時,洋洋灑灑發表近八千字的講話,提出要維護中央的全面管治權,激起泛民強烈反彈,反而不多人留意到張德江在末段還提出要加強《基本法》研究人才培養。
自從本港在2014年爆發「佔中」運動後,關於香港問題的研究在近年開始成為內地學術界的熱門話題,研究成果浩如煙海。平心而論,許多內地學者撰寫的涉港著作資料豐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對某些事件的分析卻不時與本港社會主流的看法南轅北轍。尤其是不少內地學者的出發點往往是以內地為中心構造香港體系,未能實事求是地觀察和理解港人及香港的真實一面。
在許多港人的眼中,部分內地學者除了不時在媒體上發表一些有違事實的觀點,鬧出笑話之外,一些建議不幸被中央接納並落實,更導致了近年中央對港政策脫離現實,連接失誤,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影響深遠。
不少人以為,箇中原因在於不少內地研究香港的學者甚少在香港長期工作,不熟悉香港。這一點肯定是原因之一,但恐怕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正如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潘乃德於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受美國政府委託,撰寫了《菊花與劍》一書。雖然潘乃德未去過日本,也能寫出外國人對日本及其國民文化的徹底分析。內地學者可能蔽於資料不足,對本港的認識不多,但對香港問題的解讀反而有其獨特的角度。
更何況現在全球資訊發達,跨地區的學術網路交流近乎無成本,幾乎人人都可以利用網絡深入了解香港,加上交通便利,很多研究香港的內地學者幾乎每個月都會到香港調研,涉港研究來自技術層面的阻力並不太大。
張德江表示內地要加強《基本法》研究人才培養,但諷刺地是,從深層次原因來說,內地缺乏熟悉香港的研究人才,偏偏與中央政府太過偏重《基本法》有關。由於中央一直強調要按照《基本法》治理香港,內地學界也多偏向從法律領域研究香港問題。很多學者都是《基本法》或者法學專家,對香港社會或文化的研究極少,僅有的相關研究和書籍也多是從內地角度出發的「離地」論述。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港人所思考及關注的其實不是法律問題,而是現實的社會問題。《基本法》可以解決香港不少法律紛爭,但正如中央經常批評「港獨」份子的所作所為違反《基本法》,其實大部分「港獨」份子都明白這個道理。而《基本法》和法院畢竟不是一個立法部門或行政部門,根本不能用來解決所有政治上的爭端,以為利用《基本法》就能解決問題是完全搞錯了方向。
換言之,在「港獨」等各種各樣問題不斷發酵之際,張德江提出要加強《基本法》研究人才培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研究隊伍,當然值得歡迎。但若說要真正解決香港問題,其實是走錯了道路。
香港與內地同屬一個中國,但中港兩地除了在政治、制度方面有所不同,在文化、習慣等方面也存在著巨大差異。說到底,內地學界未來除了要繼續研究《基本法》,更要加強對香港社會文化的研究,這樣才能對症下藥,解決港人人心一直未回歸的問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