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達:保守團隊 盼能「小有為」

2017-06-07
劉仲達
資深媒體人
 
AAA

CARRIE1.jpg
劉江華及陳茂波盛傳會留任。(大公報資料圖片)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曾經揚言組閣要「新人事,新作風」,要年輕化,引入更多女性問責官員,但現傳的三司十三局最新名單,多數是公務員,或者現任副手「扶正」,只有一名女性,平均年齡59 歲,已是花甲之年。筆者撰寫「舊酒新瓶 公務員治港」一文,當時尚有兩名「外人」,如今前立法會議員謝偉銓也打了退堂鼓,只有民主黨創黨黨員羅致光出掌勞工及福利局。 

政治爭拗無日無之,「熱廚房」越來越熱,「外來者」貿然入閣,輕則被爆醜聞,重則惹上官非,這已有前車之鑑,令很多有志者卻步。公務員出身的官員重視程序,做事規矩,較易因循守舊,缺乏新思維,注定了這個團隊是保守的。林鄭領導的這個保守團隊,不可能「大有為」,只能希望「小有為」了。 

林鄭欲大規模造地恐「有帥無將」 

房屋政策是林鄭施政的重點,她承諾要「協助香港人置業安居、改善居住環境」,提出短期大規模改劃土地,中長期以填海造地。但房屋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包括地產商、環保團體、持有房屋者等,要寄望這個保守團隊敢於真正從供應入手,移山填海,顯然是不現實的。 

他們雖然已經由公務員轉為問責官員,但屁股改變,腦袋難變,依然是「做好呢份工」。而移山填海要改變很多規則和潛規則,要動多少人的奶酪。因此,儘管市民寄望甚殷,林鄭月娥「好打得」,但有帥無將,新一屆政府在房屋施政方面,可能還不如梁振英。當然,這不代表樓價不會跌,只是與新政府沒有多大關係。 

新政府或不願觸碰兩大政治議題 

政治方面主要是兩大議題,重啟政改和《基本法》23條立法,林鄭政府也不會「大有為」。前者是民主派希望的,但又不肯接受「八三一決定」為政改基礎;後者則是北京寄望的,但勢必引來爭拗,胎死於立法會。因此,這兩大議題她都不會碰,只會與民主派、北京之間互相忽悠、扯皮。 

保守只是一個中性詞,並無貶義。保守也有保守的好處,不會瞎折騰。保守意味做事有板有眼,不會再像本屆出現荒腔走板的某局長。而且這個團隊引入了民主黨元老羅致光,大多數成員又與民主派素無恩怨,方便推動一些民生教育政策。 

行政立法關係有望改善 

梁振英與民主派陷入敵我鬥爭狀態,既然是鬥爭,就是你死我活,只問立場。民主派基本上逢梁必反,即使是政府推動一些無關政治的法案,在立法會也被否決。這種局面有望改變。 

林鄭本來與民主派關係良好,當選之後會見民主黨,參加公民黨黨慶,雙方互釋善意。公民黨主席梁家傑稱,「民主派在經濟、房屋、醫療、教育、文化藝術等民生事務要為市民謀福祉,就必須嘗試跟她建立工作關係」。她執政之後,那位惹火的新聞統籌專員必然被換,以公務員為主體的團隊相信能與民主派較為良性互動。 

經過幾年的鬥爭,雙方都疲倦了,主流社會希望休養生息。林鄭領導的這個保守團隊,經驗豐富,熟悉政策,面孔模糊,雖然難以大有為,但政府腰多白金,要推動以民生教育為主的「貼地」議題,還是有可能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市民除了透過媒體接收政府資訊外,更希望能夠與林鄭月娥有直接對話的機會。深入社區與市民直接對話固然重要,網上直播聆聽市民的意見也不容忽視。對比直接落區,網上直播其實相對容易,小編只要準備攝錄器材和場地,林鄭月娥便可隨時隨地在Facebook接觸數以百萬網民。

    張景宜  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