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馬·切拉尼:世界正步入報復恐怖主義
我們知道世界列強會或明或暗地干預顛覆他國政府,扶持傀儡政權,甚至不惜發起軍事行動。但是短期看來更好的策略,常常帶來災難性的意外後果,干預導致國家分裂,陷入衝突,而干預的大國被當成暴力的目標。這一因果鏈在今天觸目驚心,涉足中東的國家面臨激增的恐怖襲擊陰霾。
上個月,22歲、在英國出生的利比亞難民之子阿貝迪在美國歌星Ariana Grade的英國曼徹斯特演唱會現場引爆自殺式襲擊的炸彈。這場爆炸式英國十多年來最嚴重的恐怖襲擊——它只能認為是對英國及其盟友在利比亞的所作所為的報復。外部干預導致利比亞淪為飽受戰爭摧殘的恐怖分子避風港。
英國不但積極支持利比亞的聖戰分子,它還鼓勵外國戰鬥人員,包括英國籍利比亞人參加2011年由聯合國領導的推翻卡達菲政權的行動。這些戰鬥人員中就有阿貝迪的父親、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的利比亞伊斯蘭戰鬥組織的老牌成員。該組織機要人員在卡達菲執政期間紛紛被抓獲被迫流亡。老阿貝迪六年前返回利比亞,與被稱為的黎波里旅的新成立的西方支持的軍閥並肩戰鬥。他的兒子在曼徹斯特劇場襲擊之前剛剛從利比亞回到英國。
這不是第一次有前「伊斯蘭聖戰者」將聖戰主義傳播給其出生於西方的兒子。去年6月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脈動(Pulse)夜總會大開殺戒的馬丁也受到其父的熏陶。其父在20世紀80年代與美國支持的聖戰組織一起戰鬥,將蘇聯趕出了阿富汗。脈動夜總會槍擊案是美國歷史上單日死亡人數最大的槍擊案。
事實上,美國當時在阿富汗的行動可能是今天的報復式恐怖主義最大的來源。在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的幫助和沙特阿拉伯的資金支持下,美國中央情報局實施了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秘密行動,訓練和武裝了數千名反蘇叛軍。美國還花了5千萬美元進行了「聖戰掃盲」計劃,煽動阿富汗人打擊蘇聯「異教徒」,並將中央情報局所訓練的遊擊隊員成為「聖戰士」。
但是,蘇聯人離開後,許多這些聖戰士最後組成了基地組織、塔利班和其他恐怖組織。其中一些人,如拉登滯留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帶,將那裏變成了組織國際恐怖主義的基地,2001年美國9·11襲擊事件就是在那裏謀劃組織的。也有人回到祖國——包括埃及、菲律賓等——發動針對被他們視為受到西方毒害的政府的恐怖行動。「我們是我們現在所鬥爭的問題的幕後推手」時任國務卿希拉里在2010年承認。
但美國——實際上是整個西方——似乎並未汲取教訓。克林頓本人費盡心機誘導猶豫不決的奧巴馬總統,支持推翻卡達菲的軍事行動。結果,正如小布殊將因為伊拉克的分崩離析而被銘記,利比亞的混亂局面也成為奧巴馬的一項核心遺產。
在敘利亞,中央情報局再次支持了據說是「溫和派」的聖戰主義叛軍派系,其中許多人與基地組織等恐怖組織有關系。至於俄羅斯,則一直在支持其被保護人總統巴沙爾——也因此遭到了報復,如2015年班機在西奈半島墜毀事件。俄羅斯一直在尋求利用塔利班牽制駐阿富汗美軍。
而對歐洲來說,兩大聖戰堡壘——敘利亞和利比亞——就坐落在它的大門口,而源自其過去的干預的報復隨時都可能敲門,法國、德國和英國的恐怖主義襲擊日益加劇就是明證。與此同時,拉登最喜歡的兒子哈姆紮·本·拉登(Hamza bin Laden)正在試圖覆興基地組織的全球網絡。
當然,地區力量也在中東持久的混亂和沖突循環中扮演了角色。沙特阿拉伯可以和另外一個為聖戰主義提供資金的國家卡塔爾斷交,但它在也門和伊朗進行著一場殘酷的代理戰爭。這場戰爭讓也門和伊拉克和利比亞一樣,眼看著就要成為一個失敗之國。
此外,自冷戰下半場以來,沙特阿拉伯一直是偏隘極端的瓦哈比派伊斯蘭教的主要輸出國。西方列強將瓦哈比派視對付為共產主義和1979年伊朗什葉派「革命」的良方,在策略上鼓勵瓦哈比派。
最終,瓦哈比派的宗教狂熱成為現代遜尼派伊斯蘭恐怖主義的溫床,而沙特阿拉伯本身也被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東西所威脅。巴基斯坦——另一個恐怖主義的主要贊助國——也在遭受恐怖主義的反噬。
國際應該立即採取新方針,認識到武裝或支持任何地方的伊斯蘭激進派最終都將助長國際恐怖主義,這樣的便利聯盟(alliances of convenience)應該避免。總體而言,西方列強應該對干預的誘惑嚴防死守。反之,它們應該採取系統性的措施讓英國首相文翠珊所謂的「伊斯蘭極端主義邪惡思想」名譽掃地。
在這個方向上,美國總統特朗普給出了錯誤的信號。在他的首次出訪中,他訪問了沙特阿拉伯,在這個腐朽的神權政治國家,他諷刺地為全球打擊極端主義思想中心剪綵(Global Center for Combating Extremist Ideology)。在美國及其盟友仍然面臨恐怖主義報復之際,我們希望特朗普恢復神志,幫助讓布殊在2001年發動的漫長的反恐戰爭能夠真正結束。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7.
www.project-syndicate.org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題為《報復式恐怖主義年代》,現題為編輯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