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詠思:請讓幼兒遠離電子世界,可以嗎?
電子世界雖然方便成人,然而對幼兒卻是有害無益。就以用CD機聽音樂為例,對成人來說可以節省到演奏會的時間及金錢,同時達到陶冶性情及紓緩情緒之效。但對孩子來說,被規定乖乖坐下來聽音樂,不能說話又不能參與,試問能夠產生享受、陶醉及共鳴嗎?加上依賴外物來調節孩子的反應及情緒,可能會令孩子喪失了自我行為管理的能力;在香港,嬰幼兒不聽某首CD歌曲或音樂就睡不了覺的例子時有所聞,反映了電子產品對幼兒發展的潛在風險。
音響器材的進步,究竟令孩子聽覺更敏銳抑或更遲鈍?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孩子成長過程中其中一項重要能力,就是憑着聲源去確認方位。例如孩子左方有人打碎玻璃,他理所當然是望向左邊(可能有些港人會稱之為「八卦」),一方面這是正常本能反應,能保護自己免受危險,另一方面能夠以聲源定位,對腦部發展至關重要。然而,若孩子天天在家被迫「欣賞」環迴立體聲響播出來的音樂,每天數小時的背景音樂轟炸,長此下去,只會令他們對聲源方位不再敏感,不再產生本能反應,切斷了孩子與世界的聯繫。
最簡單、直接的聲音
透過身體動作去發出聲響(如拍手)、演奏音樂(如拉小提琴)或與音樂互動(如跳舞),能令人全情投入音樂之中。然而用CD機去播放音樂,卻沒有這個效果,因為孩子是被動接受音樂,甚至他們會感到非常混淆,因為照理來說,沒有動作或碰撞是不能產生聲音的。跟大家分享一個例子,一名3歲小男孩在家玩電子琴,媽媽示範一個按鍵是結他聲、一個按鍵是鋼琴聲,另一個按鍵是鼓聲。小男孩哭着問,為什麼電子琴沒有自己的聲音,他想聽的是電子琴本身的聲音!原來孩子最需要的是最簡單直接的聲音。
世上沒有任何聲音美得過媽媽哼出來的搖籃曲,用口部發聲系統(vocal cord)發出的旋律,能令幼兒最能產生安全感及和諧感。胎兒5個月大左右,在媽媽肚子內已能聽見聲音了,若媽媽常常在心情愉快時哼着一首歌,這首歌在孩子出生後便會變成安撫他們的「無敵之歌」,萬試萬靈!為什麼常說「哼」搖籃曲,而不是唱?因語言(歌詞)對胎兒能起的作用不大,反而胎兒容易直接吸收人聲的調、節、律、韻、音等頻度,媽媽的聲音可帶給胎兒安全感。這是人類發聲力量(The power of sound)的開始,能配合早期人類的發展傾向及發展內需。
幼兒是人類之本、人類之初、人類之源,授於幼兒的應全是其根本、起初、源頭。所有幼教的方法必須遵守這個原則,不揠苗、不跳級,不錯過人類應走的每一步,腳踏實地走過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才能令孩子日後有創造發展的無限可能。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及圖片獲《灼見名家》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