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建制派組聯盟攻民生議題值得讚賞

2017-10-10
趙婷
本地智庫政策研究員
 
AAA

medi1.jpg
(文匯報資料圖片)

多名立法會建制派議員成立 「罕見病癌病關注組」,成員明言建制派各黨聯手合作對政府的壓力顯然易見,希望特首林鄭月娥公布的首份《施政報告》會有着墨,建制派議員擺明車馬伸手向林鄭月娥要資源。 

建制派議員成立關注組的消息一出,已引起外界猜疑建制派與政府「打龍通」,是建制派一早收到風,提早張揚,既讓政府政策收宣傳之效,之後議員又大可掛「成功爭取」橫額領功。但亦有指是建制派擔心,林鄭月娥為討好泛民主派,複製「教育新資源」方案,向泛民及其友好組織放水。於是今次建制派先發制人,打開口牌公開叫價,要求政府「配合」。 

不論是打龍通又好,截糊都好。建制派今次與政府都是良好互動,把想落實的利民政策放在陽光下,公開透明恰如其分扮演好議員的角色。若政府接納建議,雙方齊齊得分,完全符合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經常掛在口邊的金句「win win雙贏」。若政府拒絕,亦換來政府公開解釋,議員作為監察者的良好形象。建制派經常指自己過去有辱無榮,今次化被動為主動,開出的叫價亦非特別高,林鄭絕對有能力在此事上與他們分紅。 

避開政治爭拗爭取民意

建制派打民意戰的手法亦顯著改善。在何君堯失言風波後,建制派整體失分,派系內更出現裂痕。今次在民生議題上出招既展現團結,又可以直線得分。看來特首林鄭月娥的做法建制派看在眼內,有所得著。透過舉辦圓桌會議,邀請相關團體一同見傳媒,由個案現身說法都展現出建制派與公民社會的連繫,公關手法上亦令傳媒不能在記招中再問及何君堯事件,轉變一下風向,避談政治議題,實屬明智。 

不過今次建制派放棄以過去八黨聯盟的方式,飛起民主派政黨,自己辦關注組向政府施壓,反映泛民與建制更壁壘分明。泛民主派方面,經年累月的碎片化,本身已陷入分裂,難以商討合作。二來激進泛民對溫和泛民的牽引力越來越大,民主黨等會否加入所謂的跨黨派聯盟成疑。而建制陣營與泛民關係已不能同日而語,過去田北俊、曾鈺成與劉慧卿、李柱銘等政見不同,但仍互相尊重。但今時今日的議會文化,兩陣營口誅筆伐事小,肢體推撞、人身攻擊變成常態,根本失去合作基礎。林鄭月娥上場後故意在言行上向泛民伸出橄欖枝,更惹來強硬建制派不滿。建制派議員心態上覺得需要靠自己,與其要同對手平分,不如肥水不流別人田各有各做。 

建制派議員聯手推動民生議題或會成為今屆議會文化的新常態,是增強立法會的叫價力,還是變相削弱議會團結監察政府的能力,仍有待政府及泛民的回應及互動。但建制派議員打民生牌建立做實事的形象值得一讚,亦期望可引領泛民主派改變高度政治化的立場,多做在民生政策的研究及提議。過去立法局年代,有位議員叫夏佳理,他離開立法機關後,政府、泛民、建制都一致稱讚他一直的表現。夏佳理並非靠金句、政治立場的表述得到讚賞,而是努力提出私人草案,做好立法局/會的工作,甚至有BILL王之稱。香港仍有如此多問題未解決,議員合作做事總比日日狙擊佔中搞手,大叫政治口號來得實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抗疫是政黨政治人物,顯示承擔、爭取支持、儲累功績的重要時機,積極參與抗疫,既可幫助市民,也可以為自身取得政治支持和力量,泛民各政黨卻似有「默契」的全面消失,不但不為市民提供任何協助,更沒有為抗疫提供任何建議和助力。

    韓成科  20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