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市場是個大醬缸
2017-10-13
AAA
圖片提供:香港頭條(下同)
不同政治光譜的評論員在報章、電台、電視、網媒各有地盤,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但評論員很少被評論,筆者今番開個頭。
前幾天,應邀和一班來自左中右媒體的評論員吃火鍋,地點一聽就彆扭,叫土瓜灣落山道86號“地下巷內“。據聞當年港產警匪片票房冠軍《無間道》,就是在這個偏僻的陋巷拍的。
打的士七彎八拐,連司機大佬都找急了,問朋友為何選這鬼地方?回答是”海鮮特別生猛”,木炭土灶燒烤,別無分店。明星大腕以及如影隨形的媒體狗仔隊員都是常客。最難得的是,前美國駐港總領事、傳說中的“顏色革命”高手夏千福,也幫襯這家小店。
酒過三巡,我們這群爬格子的動物,自然聊起“一天都嫌太長“的香港時局,以及看了或發表了什麼文章。“陳先生你今日姓什麼?”,朋友問席間一位巨為多產的寫手。“呃 ......我想一下先,今天我姓劉”。
後來才知道這位仁兄在文匯、大公寫,在立場新聞、眾新聞、生果日報也寫,平時文思敏捷,才高八斗的我這位仁兄,反應遲鈍不是因為喝多了,而是文章寫的太多,每星期七個筆名輪流上,時不時還出席左右紅藍綠的電視節目。所以要問今天姓什麼,先要搞清楚當天星期幾。
香港雖然是彈丸之地,但按人口比例,卻是全世界最盛產專欄作者的地方。文人墨客在傳統的媒介如報章、電台、電視各有地盤,不少人更是以寫評論為主要收入來源。報章要求作者“驗明正身“的要求比網媒相對嚴格,比如《明報》就特別註明: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
傳統媒體與社交媒體評論者的另一個區別,是前者門檻相對較高,要以文筆出眾、觀點獨到而獲編輯垂青,進而在有限的報紙版面佔領一席之地,殊為不易。網媒的空間無限,所以網媒評論員可謂魚龍混雜,水準參差。再者就是年齡的區別。雖然沒有統計數據,但活躍在網絡評論版快的,平均年齡應該比紙媒前輩低很多,以八十、九十後為主力。
中國文人自古就有用化名的傳統。如明朝長篇情色小說《金瓶梅》的作者姓名,至今仍無從考實,因為中國人的名字不可能是“蘭陵笑笑生”,一看而知是筆名。清朝鬧文字獄,五四運動以降白色恐怖,筆名氾濫。民國時期的文字大家如巴金、茅盾、老舍、曹禺、夏衍、艾青、丁玲,無一不是假名。最誇張的是魯迅,原名周樹人,一生用的筆名多達180個,藉以躲避煽動性政治觀點可能引發的後果。
記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曾經在香港公開大學演講時談到自己的筆名由來。“因為小時候喜歡說話,喜歡說真話,帶來很多的麻煩。用筆名‘莫言’,就是告誡自己少說廢話“。獲諾獎之後,有網友調侃他的英文名叫” Shup up”, 亦即粵語的“收聲”。
可見,用筆名行走文字江湖,總有一些不願披露真名的原因,但免責免麻煩是主要考量。大陸九十後新銳作家蘇禹說過,”筆名就像是我的一件戰衣“。在言論自由的香港也不例外,許多人“跨界寫作”,遊走藍絲和黃絲邊緣,一為煮字療饑,二為發表個人見解不被撞破或不被圍攻。
但這種做法造成的客觀效果,是民意講壇成了大醬缸,中外皆然。最經典的例子是普京一直被懷疑干預美國去年的大選,美國參眾兩院情報委員會不久前發布調查報告,指俄羅斯一家神秘公司過去兩年以“打吊瓶“的方式,花了大約78萬港元,在fb做promotion,引導用戶到多達470個fb專頁或假帳戶。在香港,筆者認識一個 “資深評論員“,操作超過一打的Facebook page, 每個吸引的Likes 從數千到逾十萬不等,攪動民意江湖的影響力不可小觀。
寫到這裡,不禁想起最受大陸小資和中產歡迎的新聞和社交平台《界面》的廣告詞 :”只服務於獨立思考的人群”。言論市場七嘴八舌,真知灼見與歪理邪說雜陳,但不見得是壞事。西諺有雲,“truth does not fear contention. the more the truth is debated, the clearer it becomes“。如何洞若觀火,明辨是非曲直,不僅是對媒體的挑戰,更是對受眾水平的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