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詠思:迎接新生命來臨的態度──產假
用甚麼來衡量各地政府對「人之初」的尊重程度?答案: 產假。
說態度前,首先要了解政府對嬰幼了解的程度、深度、廣度、量度才可產生應有的態度。
程度:
政府能以各層面去考量「人」的基本需要?生理層面:孩子的基本需要是母乳給予的健康。媽媽工作壓力得以暫緩,才能產出優質母乳。心理層面:媽媽的陪伴,令相互得依附,孩子能產生歸屬感及信任感。長大後更發展出民族性。孩子的心靈是需要依靠的!
深度:
政府能做到幑底深層?先來增長產假、再鼓勵半職或兼職。如補貼僱主請替工,善待嬰幼媽媽的僱員,包容突發事件請假,容許停薪留職。政府可制定時限,如一至兩年; 僱主亦鼓勵待產媽媽的員工用心培訓新人,直接令僱員素質加速成長,間接加速業務成長。
廣度:
政府可做到全面?如提供家長教育或家庭教育課,以及提供嬰幼成長監察或咨詢服務。如0-6個月的嬰兒家長課、6-12個月的爬動兒家長課、12-18個月的學步兒家長課、18-24個月及24-36個月幼孩等的支援家長或家庭教育課。提供一切有科研根據的育兒法,讓首段教育做得正確,家長得以安心,是信任政府服務的第一步。
量度:
政府能集合多部門或跨局的協助?務求付出各部資源全力迎接新生命? 或成立一嬰幼家庭資源部? 讓媽媽驕傲誕下香港嬰兒,擁有幸福感,享受迎接生命之初的喜悅!
幅度:
如更有決心的政府,能再多做一步的是取消外僱帶嬰幼,發揮母親本能的最大多來以優質品格建構社會。
不忘父母本能
以上的一切「態度」,首要的是能否協調各部為香港新生命一起付出,如犧牲一點今天的經濟,讓日後的香港人得到非金錢的滿足感。根據一切外國經驗,新生兒及媽媽得到政府的呵護,人的素質,必能得以提昇。令家長與嬰幼的親密關係得以發展,令家庭教育的功能顯注增加。如信任、包容、誠實、謙遜、慈悲、遵從、紀律、適應等一切「人」重要的根(人格)得以生長。
我們不能遺忘母親及父親本能對教育的貢獻,本能要保留必依賴時間及環境。如成人的大環境不容許有時間陪伴嬰幼,則令孩子發展出懷疑、報復、欺騙、鬥爭、陰險、任性、混亂、反抗等異常化人格。要靠足夠的依附,讓孩子在潛意識建立堅固的依靠(是可信度,不是依賴),否則精神、心靈變成無依無靠,繼而成長後無望感會出現。
孩子的天職是吸收環境成為「人」 ,父母便是建構成為人這過程的「原材料」,政府必須協助父母的角色履行他倆人生重要的天職,去配合人類本性(人性)的發展。人類發展最需要的是早期關愛,這是日後難以用教育作彌補的。這亦是建立和平世界的要素。
福祿貝爾說:國家的命運不在於政治家手裏,卻在於搖籃者的手裏。
感謝政府今天終於「看見」香港社會真正「基礎」的需要了!謝謝當媽媽的特首。這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始源。是「育」的德政,相信不到20年,定必見成果。
P.S. 看看中國各省最新制訂的產假表作參考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及圖片獲《灼見名家》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