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於:加州就應否開徵「機械人稅」開展公眾討論

2017-10-25
 
AAA

robot1.jpg

自從人工智能進入公共議程開始,大家聽的最多的是:「哪些工作最有機會被AI取代?」的確,隨著AI發展越來越成熟,法律顧問、財務分析師等標榜專業的工種,都人人自危。鑑於AI「謀殺」了大量職位,三藩市市議員Jane Kim提出,社會應該開始就開徵「機械人稅」廣泛討論。 

Kim提出所謂「機械人稅」的概念,其實來自蓋茨。蓋茨認為,以往由勞工從事生產獲得工資,而政府透過向勞工徵收入息稅,用作提供各種公共服務。因此,當人力被機器取代了,政府就應該向代替人力從事勞動的機器徵收稅項,以維持公共服務。 

借鏡蓋茨的想法,Kim成立「未來就業基金」(Jobs of the Future Fund),作為連結不同持份者,討論如何應對AI技術下各種生產進一步機械化、電子化對就業環境的影響,及如何妥善應對。雖然現在的「未來就業基金」並不直接等於開徵「機械人稅」,但Kim認為,政府的確需要預備一筆資金來應對AI對社會的影響。那可以用作高技術的再培訓、免費專上教育等等。甚至乎,如果AI進一步普及真的導致大量失業,「基金」可以用作擴闊基本生活津貼的保障範圍。 

需及早準備應對AI影響 

提到開徵新稅項,商界當然有意見。美國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 and Policy Research)創辦人Dean Baker質疑,Kim是否只是誇大AI的社會的影響,虛張聲勢。畢竟,生產技術經過了上百年的演進,生產所需的勞動力現在已經比以前大幅減少,卻不見有大規模失業。不過也有人認同Kim的憂慮,指以往的科技發展都以減省人力的勞動生產為主,白領所受衝擊較少,而AI則直接衝擊白領及專業人士的生計,政府的確需要對此做好準備。 

Kim強調,她的最終目標不單純是開徵新稅,關鍵在於社會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AI的影響不單可以翻天覆地,而且迫在眉睫,政府及社會各界需要就此開展討論,相應地改革公共財政,以應對AI帶來的挑戰。 

 

資料來源:Wired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