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港澳工作成就多 未來要繼續迎難而上
不經不覺香港與澳門都已回歸二十年,回顧這段日子,香港和澳門的政治形勢,以及與中央的關係都經歷了不少喜與悲。中央透過港澳辦致力營造內地與港澳各階層人士的交流,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交流合作上均有不少成就。
但另一方面,近年香港形勢經歷一段風高浪急的時期,中港兩地因社會和政治矛盾造成的互不信任,無疑為雙方關係帶來了許多挑戰,也突顯了港澳工作上還有不足之處。
中央堅持一國兩制,在十九大主席的發言中也預示了最新方向。未來在新領導下,透過港澳辦中聯辦等機構,依舊會傳達中央堅持一國兩制的大方針,維持港澳地區的繁榮和安定。回顧過去幾年,在政治方面,中央在處理香港的政治問題上以穩定為原則,大致保持穩步的進展。在處理中港矛盾上,中央政府因應香港負荷過重的情況,配合特區政府推行一連串紓困措施,包括限奶令,公立醫院停收雙非孕婦,減少自由行來港人數等,均到位而有成效。
再推政改是考驗
至於政改問題上,中央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推動特區政府依照基本法規定,循序漸進發展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政制,在特首選舉和立法會選舉上,民主程度均較回歸之初大為增力。但在目前的局勢,中央和特區政府要慎重考量如何推動新的政制改革,以回應民意。
經濟方面,國家亦高度配合香港經濟發展,達至互惠互利。中央政府在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未來全力支持港澳參與國家雙向開放、「一帶一路」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
而在中港兩地的運輸硬件方面亦有所強化,例如推動內地與港澳的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員、貨物通關便利化,大家也知道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亦將於今年底建成。
中港經濟合作是雙贏
未來,在目前基金互認安排,「滬港通」和「深港通」等“金融互聯互通政策,中央預料將繼續出台有利中港公司的經濟交流合作的政策。畢竟中港資金流動多,股市上揚,繼續有利香港上市的公司集資,是締造雙贏的局面。
文化方面,中央透過對口單位一向不遺餘力地推動,包括支持港澳與內地加強教育、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在教育領域,香港教育局於2004年推出「姊妹學校締結計劃」。截至2016年底,內地與香港中小學已建立了七百多對「姊妹學校」。根據計劃,香港中小學可與內地省市,如上海、北京、四川、廣東等學校結盟為姊妹學校,包括教職人員、學生以及家長間多元化的交流活動,例如訪校、分享學校管理心得、教學示範等,促進彼此了解,互相取長補短。
中央又支持香港建立了十六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夥伴實驗室,讓中港的科研人才和技術可以作深入交流。另外,經相關單位多方討論及準備後,決定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讓內地文化藝術精品能流入香港,讓一眾市民也可大飽眼福。
港澳工作仍需改進
這二十年以來,中港交流日益頻繁,關係「如膠似漆」,固然為雙方帶來了許多的發展成果,但港澳工作上也有不足之處。中港關係就正如情侶般,甜蜜背後有多少的磨擦是外人不知道的。而且也是雙方關愛和着緊的表現。例如在港獨問題上,由於受到了激進的愛國人士的煽動和誇大所誤導,以致中央對問題的了解有所偏差。中聯辦及港澳辦未能及早察覺並作澄清,致使所謂港獨的風氣一度蔓延開去;而在政改問題的諮詢方面,中聯辦及港澳辦也未有充分反映和處理社會對政改的意見及對中央的誤解,未能適時疏導民情,這些都是港澳工作上要改進的地方。
港澳辦和中聯辦就正正是中港雙方的重要橋樑和潤滑劑,既要讓中港加強合作,彼此了解,也要讓雙方可坦誠了解,分享彼此交往上遇到的困難,並充份反映民間的情緒。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