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院舍居家安老服務改革刻不容緩
議會紛爭無阻良好政策的推動,由前民主黨資深黨員羅致光,搭配建制年輕骨幹徐英偉,勞工及福利局半年以來已經開展不少的地區和業界工作,雖然媒體上曝光不多,但是最近在社交媒體上見到局方就安老服務計劃開展工作。
安老服務計劃方案當中有不少建議,例如在土地規劃方面,會重訂安老服務設施。新興的土地規劃是做到區區都有安老設施,讓年輕人、家庭可以在就近地方照顧年老家人。如果有關的醫療、護理配套良好,有助社區和家庭發展。另一方面,香港有很急切需要加強安老人手規劃和培訓工作,必要時也要考慮輸入外地勞工。因為眼見不少安老院,護理院和居家護理員的人手非常短缺,不少員工在院舍都要加班。
各個地區組織,政黨都應該多點舉辦工作坊和訓練班,釋放社會潛在的勞動力,也讓一些中年婦女能有多一項技能,多一份收入。現時不少課程只是提供有關服務業、酒店業、飲食業等的培訓,工種也多是不固定和晚間為主。反之,安老工作多是日間,在年輕子女在外工作時,找個人照顧自己的父母。
而當中也延伸到整體提升安老服務的內容、例如支援輕度缺損的長者、大幅增加社區照顧名額,提供支援給離院長者等。而新一代的年輕上班族,假如家裡有小孩,請了一個外傭,未必能負擔多一個全職外傭,反之,希望在市場請到有愛心,懂得照料年老父母,又能用廣東話溝通的護理人員。從最新的調查和研究也發現,香港不少長者都想能居家安老,但在需要資助的長期護理服務長者當中,卻有大約2/3屬於正在使用,或者在輪候院舍照顧服務。當中只有1/3 屬於社區照顧服務個案,因此政府確實需要加強安老服務的未來發展和規劃,平衡社區照顧和院舍照顧服務的比例,讓未來越來越多的長者可以在家中和熟悉的地區安享晚年。
筆者非常認同勞福局提出的四大目標,當中包括:大幅加強社區照顧服務、提供知情權及為長者適時提供具質素的服務、提升服務效率,整合各項服務,以及確保安老服務的財政可持續性,並鼓勵責任承擔。 未來如果能夠做到社區照顧服務個案,與資助院舍照顧服務個案比例達至一半半,這樣既可增強社會資源的調配,也能促進家庭融和,讓年老人士樂在其中。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