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亞視翻生 政府是時候檢討廣播業

2017-12-29
Harry
香港媒體人
 
AAA

ATV A.jpg
吳雨(左)等一眾與無線前高層倒戈「復活」的亞視。(大公報)

亞視本來於2016年4月入土為安,豈料明年卻以網絡電視形式借屍還魂,將在OTT平台上與無綫電視的 myTV SUPER、Viu OTT及Netflix等分一杯羹,觀眾只需盛惠三十八個大洋,便可收看節目。常言道,有競爭才有進步,不過亞視是否能在激烈競爭中突圍而出,最重要的還是提供高質素的節目予觀眾收看。 

電視未死 只不過要有質素 

閒時三五成群聊天,大家異口齊聲總說從不收看香港電視劇。不過口裡說不,身體卻很誠實,環顧2017 年google 關鍵詞流行榜,其中七項就是電視劇集,其中無線佔四套,證明香港觀眾對自家製節目並未死心之餘,只要節目質素具備,一樣追捧可也。此等現象,亦同樣可套用在剛剛復活的亞視身上。 

去年亞視之死,除了敗在財困,更輸在無質素。自開台以來,亞視雖為弱台,但從來也有奮力一戰,威脅無線。八零年代麥當雄、蕭若元聯手合作的「大地恩情」、「浮生六劫」、九零千禧年代的「尋找他鄉的故事」、「我和疆屍有個約會」、「百萬富翁」、`「今日睇真D」,紛紛都在觀眾腦海留下深刻印象。只不過先敗在吳征於1998年帶頭「炒」製作部;其後王征入主,講明不做製作,只希望把亞視打造成「香港CNN」,導致有心製作電視節目的人才紛紛出走。回首此等前塵往事,目的正是要向大家說明,從來只有高質素、有創意的節目才能留得住觀眾。亞視的復活,若果不是以此等路線行走,相信末路再次可期。 

最新節目似是新瓶舊酒 難以起死回生 

筆者不是想潑亞視冷水,畢竟要對抗一台獨大、還我香江昔日電視稱王稱霸局面,實在需要用競爭激活電視台的創意。不過看到亞視剛舉辦的節目巡禮,無線前高層倒戈亞視,如吳雨、曾醒明等,高層是換了,卻不等於注入創意。最新的「百萬富翁2018」仍然「炒冷飯」味濃,主持由陳啟泰換上陳志雲而已;而其他節目則是把電台「吹水」節目搬上「公仔箱」,如「陶傑笑看風雲」、梁思浩的娛樂節目等,那麼有何理由說服觀眾不聽商台、D100,而是要付費看你亞視呢? 

亞視的新節目橫看豎看,還是新瓶舊酒,希望以高成本重覆過去成功模式。固然近年懷舊成風,連「流行經典五十年」也大行其道,故電視台高層希望「食髓知味」亦是無可厚非。不過時勢在變、潮流在變,隨著東亞電視業發展急速, 就連昔日被我們嘲笑的韓劇三寶-「失憶症、癌症、視角膜脫落」也早已不復見了。全部換上俊男美女,不是宋慧喬、宋仲基,就是金秀賢、全智賢的新式韓劇,並於香港大行其道。觀眾現在口味「嘴刁」了,再不任你電視台「搓圓㩒扁」。亞視是否真的「這睡獅漸已醒」,倒是令人期待。 

雞與雞蛋問題:大財不出 大財不入 

近年廣播業一池死水,究其原因,成本與收入不成比例。須知道,製作電視劇以百萬、千萬計,演員、道具、取景、燈光統統都是支出。若沒有相當資源的投入,製作水平難以提升,市場亦只會局限於香港這個蕞爾小島,亦沒有辦法更上層樓。政府一直從來沒有思考電視文化產品作為香港創意產業的重要一環,到底有其發展指標?例如植入式廣告政策嚴重滯後,使電視台收益大減,政府遲遲未有提出政策改善之,香港有什麼辦法不繼續沉淪下去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如果司機不懂得自律,把乘客付費享受車程服務期間的私隱在公開平台披露,讓乘客成為嘲笑、起底、幻想或批判對象,日後,如果立法把未經授權公開汽車閉路電視刑事化,或不允許作未授權的車廂攝錄行為,那麼,各方只會成為輸家。

    朱家健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