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觀察/他們真的還不懂
台灣小夥伴早前受邀赴港開會,漫步在尖沙咀時,同行的大陸友人感嘆香港發展得不錯,「一路上愛馬仕、香奈爾、LV這麼多名牌,美麗華、SOGO、THE ONE都是觀光客……」
甫回臺北,這位小夥伴狂發牢騷,覺得和大陸朋友根本沒辦法溝通,「到了中環本想去元創方看看,卻被硬拉去山頂看有錢人的豪宅」、「到哪都對我說這樓蓋得怎樣怎樣,這裡一平方米多少多少,搞得我超厭世的。」
台灣小夥伴極少與大陸朋友接觸,難免會有些不習慣,但筆者多年來辦理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相似的邏輯卻時有耳聞,比如:「臺北的建築又老又醜,哪有大城市的樣子?大陸三線城市都發展得比你們好」、「落後死了到現在還在用現金、網路買個火車票/電影票繳個費還那麼不方便跟個原始社會一樣,大陸都在用微信錢包手機支付了」……
文化交流就是讓彼此更加認識到彼此確實存在差異,才有進一步求同存異的可能。要解釋上述問題,簡而言之就是基於歷史因素所造成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時間點、所經歷的過程與做出的選擇不同,從而造成其結果,也就是政治制度、經濟結構、商業模式乃至社會自主性與社會福利措施的完善性各方面都完全不一樣。
以前述對台灣的疑問來說,真實的情況是:台灣土地私有化,要進行都市更新,需要更大的共識會有一定難度,而房子舊不代表不好住,住的人也可能有感情根本不想換;台灣沒有和大陸一樣的網路經濟跟政府政策有關,但從市場的角度看,電子支付雖然便利,出門走兩步到小七買火車票順手來個關東煮也沒那麼不方便,畢竟台灣的便利商店密度世界第一,商品與服務多樣又全年無休,平常刷卡也滿方便的,無需要特意更改習慣……
大陸朋友以主觀價值評斷台灣的現況難免失真,相似的謬誤台灣這邊也時有發生。台灣朋友評述大陸的發展成就時,也常將大陸的「發展」簡化成一切「向錢看」,並極盡嘲諷之能事:「強國人都是土豪」、「窮得只剩下錢」一類,並以「民主優越論」來看待彼此和安慰自己,著實也太過簡化。
兩岸三地不應直接比較優劣
誠然,關於國家/地區發展、經濟效益與人民權益、社會公義等議題的平衡永遠是兩難的問題,也一直是各種意識形態各種理論的政策辯論重點,並成為國家/地區得以妥善治理的關鍵,而個別國家/地區也會從比較與試驗中找出最適切的方式,為其人民謀求最大福利;然而事實上,所謂的發展本身並無一體適用之模式,無好無壞,僅只所採用的模組對其社會結構是否確實鑲嵌,又如何彈性調整的問題,而兩岸三地也僅是在不同進程的不同階段中,可以對照思考,卻不適合評價其優劣。
用一個比較好懂的概念,大陸地區及臺港間,基本是「發展」與「後發展」、「現代」夾雜部分「前現代」,以及「後現代」間的分別,畢竟在發展主義掛帥的年代,自然將經濟增長放在價值抉選的優先順位,而臺港在經歷了發展所造成的問題後,更重視人性尊嚴的維持、社會的幸福指數與生態環境的永續經營等等,使其跟產業發展共存。
保存本土特色是臺港魅力所在
諸如在台灣嘉義新港、宜蘭仰山、臺北迪化街、臺南神農街、香港的荷里活道、擺花街、通菜街、鴨寮街、太平山街、赤柱大街,都有屬於這社會的特色,不純然追求觀光的現實利益,而是著重於維持當地特有的人文地景,其所彰顯的,也多是民間的力量,並不全然相同於蘇州的周莊同里、上海的田子坊新天地和南京的老門東。
那屬於在地的、社區的,人的味道,即便從建築構成到生活習慣都有些「半番唐」,或帶一點殖民地風格,甚而看起來有些失序、有些混亂,但卻最為本土,是臺港「認同」的來由,也是兩地最最具有魅力的所在。
這一部分,可喜的是近年在大陸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沿海區域,筆者發現慢慢有些感覺出來,諸如志工團體與環保組織的活躍,乃至於文化資本與公民法治素養的逐步養成,假以時日,容或在兩岸三地的社會間更有共性。
而或我們都不應犯急躁病,就是耐心等待兩岸三地都真正認識並尊重,甚至能欣賞彼此社會差異的那個時候。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