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宜:三十五歲的你 應該關心什麼?

2018-02-22
張景宜
媒體工作者
 
AAA

lazy1.jpg

大學畢業的一眾朋友最近聚會,不知不覺已經畢業了十多年,各自在專業領域闖出一片天。有的在政府裡為城市發展規劃出謀籌策,有的在處理大型基建工程,有的在與中東、東南亞的鐵路項目,不過大家不約而同發現,有時跟新相識的朋友和工作伙伴沒有太多話題可聊,問題出現了哪裡? 

曾經有前輩說過一點頗為認同,頂級的人才談理念和夢想,出色的員工討論事業和工作,庸碌的同事談是非和八卦。一開始聽下來,就覺得這位五十多歲的管理層有點自命清高,不可一世,但慢慢發現,他這一番話不無道理。 

勿因「鐵飯碗」虛耗光陰 

曾經在政府的工作的朋友說,有時間看到一些人員無所事事,但求得過且過,終日只是跟秘書妹妹,年輕入職同事吹水,平日在社交媒體上也只顧著吃喝玩樂,經常強調自己退休後有長糧,不用儲錢。最過分的還是與文書職系的人員談論是非,搬弄事實。有時候,我們都勸他離開政府行列,試試外面世界和環境,總不能因為高級公務員的身分高尚,與同事有感情就浪費自己人生。畢竟來到三十多歲,人生剩下的日子就是一萬多天,與其只是無所事事,吃喝玩樂,不如積極發展事業,讀讀書,學習一下不同的知識。 

在英國留學回來的朋友則說,總覺得自己未能融入公司,因為他發現團隊領袖總是找最優秀的員工一起作戰,他和團隊成員也不時進修,務求為公司帶來最新的業務知識。他初時以為在一流大學讀完碩士課程,已經不錯,沒想到工作以後還是要不停進修。確實,香港在推動這方面的風氣不佳,打工只是朝九晚六的維生工具。 

政府應津貼在職中年進修 

特區政府在這方面應該激活中年人的自學能力和提升公務員的質素,包括鼓勵他們定期修讀有益工作,增強專業知識的課程,也應該提供津貼,給願意利用工餘時間發展事業的人實踐理想。而當一個人知識強了,豐富了,自然增加了找到好工的機會。而且有一個理論是,當你身邊五個好友的薪金提高,你也很大機會做到。勞福局應該多鼓勵僱主給予機會員工學習,了解市場脈搏,讓他們緊貼世界趨勢,這也許比推動最高工時更有用。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三十五歲不應該是放慢腳步的藉口,也不是抱怨社會不給機會的年齡關卡,更應該是把握黃金歲月,好好規劃未來的人生。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