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財:交通補貼是改善通勤第一步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提出「免入息審查公共交通費補貼」,市民每月車費四百元以上可獲25%補貼,每月上限三百元。計劃補貼的力度甚為不足,有團體的調查就發現,以月薪10,781元,車資佔去收入近7%的員工為例,只獲不足五十元車資補貼,政府的計劃顯然未能有效改善他們的生活。
政府出手「孤寒」,當中主因是政府只把這補貼計劃視為一種「剩餘型的社會福利模式」中的一個小項目。香港政府的福利理念傾向「剩餘型」,政府只提供最基本的社會服務和福利,主要依賴市場運作以及一些非政府組織解決問題。促進經濟發展及就業就是政府的「最大使命」,只有社會中最基層的市民民可獲得政府最基本的福利,但交通補貼的定位是否只是一種小小的福利?何不把交通補貼定位放得宏觀一點,把之視為使香港發展平衡的重要政策?
市民一直批評香港土地及樓宇供應少、樓價高,但在偏遠的北區、離島區,住宅密度相當低,而且呎價都在一萬以下,樓價四百萬以下的「上車盤」仍比比皆是。為何市民都不願住這些地區?就是因高昂的交通費用和時間,香港的就業機會集中在新界的新市鎮、或九龍、港島地區,港島更是大部份高薪職位的集中地,一些上班繁忙的地鐵站例如金鐘站、旺角站就被擠得水泄不通。香港經濟活動過份偏重於上述地區,是樓價高昂一直被忽略的一大原因,近期最被瘋搶的仍然是市區或地鐵沿線的屋苑。
偏遠地區交通費可打七折
故此,交通補貼不應單被視為福利,政府應趁機好好檢討香港的居所及就業地區分佈。交通補貼要運用得宜,可按關注基層勞工福利及權益的工友聯會的提議,為工友每程車資提供七折優惠或以上,折扣差額由政府承擔,以提供金錢誘因予市民居於偏遠地區,改善偏遠地區與市區的樓價差異,舒緩市區樓的「盲搶潮」。基層市民多數不介意辛苦一點早起床到較遠地區上班,重點是政府能大幅減輕他們的交通經濟負擔。
通勤時間長不但成為市民居偏遠地區的一大阻力,更影響健康。2014年英國政府調查發現,通勤時間長的上班族,更易焦慮、工作時較容易疲倦,生產力較低,工作滿意度較低。瑞典的研究更發現夫妻當中若有一人每天花45分鐘以上通勤,離婚率提高40%。故政府除推動交通津津貼,更應透過中期及長期方案去改善情況。港人上下班車程算快,主要是候車時間長。公共交通應用程式moovit於2016年公佈的全球公共交通使用情況報告顯示,亞太區中,香港的通勤時間最短,港人平均花73分鐘乘車上下班,低於墨爾本的80分鐘,以及新加坡的84分鐘。
道路擠塞影響巴士及小巴班次準時率,導致港人等車時間長,地鐵以外的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巴士脫班問題,更往往導致車長與乘客爭執。故中期而言,政府必先改善道路情況,包括增加違例泊車罰款和私家車首次登記稅。政府更應盡快推行電子道路收費,以有效控制車流。
宜推電子道路收費 增建單車徑
長遠而言,政府應擴建及增建道路,並可仿效外國單車友善城市例如台北,多設單車徑讓市民可選擇以單車代步,減少路面擠塞以及交通費問題,又可讓市民善用通勤時間多做運動。
另一方面,政府應重新審視目前的就業位置分佈。政府應帶頭把重要的政府建築物,例如政府總部、入境事務大樓等,由港島遷往偏遠地方以分散工作職位的集中情況,並可透過稅務補貼,鼓勵商界跟隨。
總括而言,交通補貼應視為改善通勤問題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短期措施,應加強力度推行,然後再配合中期及長遠政策,真正解決香港通勤問題以及所引起的就業傾斜、市區樓價高昂等問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