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立:香港渡輪新面貌
數天前,停辦了9年的紅磡至中環渡輪服務重新啟航,營辦機構由以往的天星小輪改為珠江客運旗下的富裕小輪。
回想9年前2011年,我有幸乘坐了天星小輪最後一班由中環開往紅磡的渡輪,之後在當時工作的雜誌──《鏡報》月刊寫了一篇《香港渡海小輪仍有存在價值》評論,剖析渡海小輪與城市規劃、沿海地區發展、成本與收費的關係,最後獲得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頒發「第三屆張國興傑出青年傳播人獎」評論組銀獎。
香港的渡輪,包括港內線渡輪,在1960-90年代曾經是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隨著來往離島的陸路交通要道建立,以及過海隧道、鐵路網的擴張,渡輪的功能似乎要被取締,但另一層面的原因,正如我當年寫的文章所論,海旁如得到足夠的發展,仍然使渡輪發揮作用。
今天的紅磡碼頭,是1990年代初的填海工程,把舊碼頭從紅磡車站附近重置的,地點在黃埔花園南面。可是除了碼頭外,附近的土地空置多年缺乏發展,營辦渡輪航線,客量當然小。但今時不同往日,附近有數座新型商業大廈和一個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落成,人流自然多,來往中環的航線自然重新得到發揮潛力。
近年香港似乎重新發掘渡輪的價值,或多或少與近年的城市規劃,多了留意海旁地區利用價值相關。一個接一個海濱公園和行人道相繼落成,休閒和餐飲設施完備,而且環境十分優美,例如觀塘海濱公園和港島西環的海濱長廊,近年成為不少市民「打卡」和電視劇集取景地點。結合商業及休閒功能的發展,使新近開發的海旁用地打破傳統規劃,綠色建設與天然的海港交融,讓海旁得到更多元發展。
這讓渡輪獲得新的市場,發揮新的功能,從新的中環至紅磡航線經營模式,體現出船公司選用的渡輪,由以往注重客量大,到今天注重舒適;賣點由以往便利乘客通勤,轉而吸引大眾到海旁進行休閒活動。即將啟航的「水上的士」,料也成為香港交通運輸的新模式。由此可證,只要變更有法,原本看上去過時的事物也可順應時代作出新的發揮。
作者電郵: cheung_cheuk_lap@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