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人工智能時代 香港教育準備好了嗎?
財爺在預算案中提到人工智能在未來將會改變現有的商業和經濟模式,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大力投入資源在相關領域,未來預視不少工作,如文書、生產、會計和法律等都會由機器和人工智能所取代,創科局和教育局未來幾年應大力投入資源去研究及提升中小學課程內容,讓年輕一代趕上這個潮流,掌握相關知識。
人工智能在香港其實已經有不少領域在用,例如製造業和商貿,不少程序都用上了人工智能和機械技術,生產線進步了、相關的檢測系統和倉庫管理等也用上,王維基的網上購物平台,背後就用上了不少人工智能來提升營運效率。筆者認為香港過去二十年,產業還是太集中於金融地產等,學生就是以醫生、工程、銀行等為志業,沒有想到機會處處。過去香港在培育科研人才方面落後於深圳、台北和新加坡等地,回顧過去的資料,大約有三萬人修讀了與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教育相關的大學課程,未來教育局應該多鼓勵大學開辦創科課程,提升本地競爭力。同時創科局也不妨與財爺多商討,提供獎金鼓勵科研人才來港進行研究,同時帶動本地對人工智能和相關領域的研究。
要真正讓香港趕上環球科技的快車,政府必需好好裝備本地學生,以應對未來創科的挑戰和機遇。學校的課程與時並進是重要的,除了基本的中英文數通識外,科技、創新等元素也是非常重要。學校應鼓勵學生多接觸計算思維,編寫程式等。而且教育局也要加強教師在相關領域的知識,這樣才可以培養學生們創作和解難的能力,進而增強興趣,才能培育本地創科人才。
前幾年,政府曾經邀請過 Elon Musk 來港分享,未來不妨定期舉辦類似的活動,讓港人能夠與時並進,親身近距離接觸創科界名人。而且不單要邀請歐美企業家和學者,內地不少大型企業和專家也獨當一面,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地也是香港人很有興趣參觀和學習的地點。
特首最新公布的教育新資源開支,準備在全港公營中小學提供津貼,以推廣閱讀,這項預算來得不錯,校方不妨多購入一些工具和知識型書籍,讓學生早點認識創科發展,筆者建議有關金額提升到每年兩億,讓中小學能夠購入更多的書籍,甚至是電子書庫,讓學生遊走在書海中。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