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中美貿易戰打什麼?打的是未來!
挾主導美國經濟「四大天王」東來的談判代表團抵北京過招兩天,鳴金休兵。官媒的報導较溫和,「在某些領域達成共識,但在某些方面存在分歧」。外媒的表達多用China-US trade talks end with big differences,也就是說存在重大分歧。中美貿易依然戰雲密佈。
談不攏,「做買賣」可能上升為政治問題,甚至是國家安全問題。據聞中央政府已經下令東北黑龍江、吉林兩省擴展大豆的種植面積,作為農業生產的「首要政治任務」。美國方面,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五角大樓指示全球美軍基地的零售商店停售華為、中興通訊製造的手機,避免潛在安全威脅。
雙方劍拔弩張之際,團結香港基金請來了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教授朱民,就「中美貿易戰牽動環球格局」這個最熱門的時政話題,談了他的見解。
把國際貿易紛爭看作是新常態
曾經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的朱民,具備一般學者所缺乏的國際視野。他認為,不要指望一次談判「修成正果」,而要把國際貿易紛爭看作是新常態(New normal)。
朱教授分析,世界經濟由服務業、製造業、石油等三大板塊構成。貿易則是這三大板塊的紐帶,認識到這一點,對分析貿易爭端的走勢很重要。
但不管國家之間的貿易戰怎麼打,生意還是要做的。所謂全球化,就是全人類都生活在一個「你中有我,我中要你」的Super connected時代。在國際分工的大背景下,沒有一個國家,甚至一家公司可以獨善其身。舉一例,蘋果手機iPhone X 的顯示屏來自韓國三星、攝像頭來自日本索尼、揚聲器來自中國歌爾聲學。這類例子不勝枚舉。
中國對美日「廣場協定」記憶猶新
中美貿易的互相依存度很高,雙方都向對方出口大量的電子產品。中國還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家,來自美國本土種植的三分之一大豆銷往中國;美國最大電動汽車特斯拉亦有計劃在上海設廠,波音也被認為是此次貿易戰中的打擊對象。
風起於青萍之末。風在動,地球在轉,由於產業鏈的全球化,中國針對美國「既打大豆,也打飛機」的策略,不僅傷及兩國,影響無遠弗屆,波及越南、韓國、日本、台灣,遠及德國、英倫。
討論中美貿易戰,中國人很自然會聯想起美國、日本及歐洲諸國1985年簽訂的「廣場協定」(Plaza Accord)。日本在二戰的廢墟上迅速崛起,1978年經濟總量超過蘇聯,八十年代冒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貨幣急速貶值,史稱「拋售日本」。這是曾經氣勢如虹的日本經濟迷失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主要原因。這一點,中國人記憶猶新,引以為鑒。
今次美國發起貿易戰,理由是根據其301調查報告,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夠,構築貿易堡壘,產品補貼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原則,等等。但明眼人都意識到是衝著中國高科技產業而來。類似德國「從製造到智造」的工業4.0,中國政府多年前也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計劃,力爭在2025年前佔據產業鏈的中上游位置,成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強國。
所以說美國發起貿易戰的本質,就是要打掉中國的高科技產業。換言之,打掉中國的未來。高科技可能是中美競逐領袖角色的最後一塊高地。誰贏得高科技市場,誰就佔領了戰略制高點。
美國有很多人心存「中國焦慮」
伴隨著中國崛起,美國精英階層內心深處一直存在「中國焦慮」(China Shock),不僅擔心中國經濟的規模,還擔心其速度。中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換句話說,中國在國際舞台不知不覺之間從旁觀者、參與者,轉換成領跑者的角色。這讓習慣了「獨步全球」的美帝感到後怕。
據聞,特朗普和他的智囊班子,認為與中國打貿易戰打晚了。因為美日貿易戰爆發在日本GDP水平從美國的30%暴漲至60%的時間節點,而現時中國GDP水平已逾美國的60%。在製造業增加值數據上,中國相當於美國和日本的總和。這種形勢用「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來形容,再貼切不過。
美國感到對華貿易戰「發起時機太遲」的另一個理由,就是殺敵三千,自損八百。美方本週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美國2017年對華出口在下降兩年後開始強勁增長,為美國創造了100萬個就業崗位。目前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第三大貨物和服務出口目的地。報告還顯示,美國對華出口貿易惠及各州。2008年至2017年,美國有49個州對華貨物出口大幅增長,其中有17個州增速達三位數。貿易戰是否值得打,套用一句英語諺語,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確實如此。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經過這四十載的風雨兼程,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如此大的體量,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揮舞制裁大棒可以撼動的。
《史記》有句古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如果把地球視為一個江湖,世界各國對江湖老大「美國第一」的單邊主義行為,是很有看法的。傳統的歐洲盟友如德國、法國,都對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表示難以接受。在美國,愛荷華州種植大豆的農民,和俄亥俄州的製造業工人,對中國的看法也不一樣。可見美國老百姓對中國的好惡,不是鐵板一塊。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中國最好的對策,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做好自己的事。如果有一天,中國成了全球最大的進口國,最大的消費大國,就不會有人找你打貿易戰了。
美國現階段依然是「全球一哥」,但過去十年,美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一直在走下坡路。搶走其市場份額的有日本、韓國、台灣。美國從1910年開始成為強國,「富得流油」逾一個世紀,國民的消費習慣往往支出大於收入。近年來經濟增長欠缺動力,中產階級的收入佔比下降。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美國要徹底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除了動不動制裁別人,自己需要做好的事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