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文:成個電影業俾你搞彎晒啦

2018-06-14
余樂文
文化工作者
 
AAA

MOVIE1.JPG

(反戲院盜錄宣傳片截圖)

余樂文是某電影院線的會員,不時借出會籍讓朋友以折扣價買戲票。一個會籍,多人共用。早兩個星期,有朋友買完票後感慨票價越來越貴。

朋友:「睇《Deadpool 2》,兩個人已經要二百幾,幾時開始這麼貴?」

余:「大熱電影初上映,院線暫停所有優惠,有時又因爲片長而加價,的確比較貴。」

朋友:「這年代在網上買票,竟然仍要收手續費實在太離譜,網上買票已經為他們減省了人手開支,院商生活在石器時代?」

余:「這的確很過份,買兩張票已經要十幾二十元,根本是歛財。」

曾經試過網上買票的各位,應該無幾多人會明白為何仍要收手續費。從前科技不發達,電影院線要開發購票系統,收手續費可以理解。經過那些年,這筆開發費肯定已回本,現時只須維修及提升系統,費用肯定較當年少。而且目前在戲院票房買票都已經用電腦,全體電腦化後,為何網上購票仍需收手續費呢?尤其是在戲票每一、兩年便加價的今天繼續收取呢?擺明是想藉此多賺一筆。因為片長關係加價亦完全無制度可言,最離譜的是見過片長130分鐘已經加價,甚有發錢寒的感覺。

電影院以商業模式營運,要賺錢實屬無可厚非,但近年電影戲票及爆谷等小食,已經以超越通脹的比例加價,院商不減手續費的同時,更削減優惠及搬出新的收費模式,絕對影響入場意慾。兩個人睇一場戲,即使看戲前後只是簡便地吃一餐飯,也隨時要四、五百元,絕不是廉價消費,年輕人大嘆在香港生活難不是無的放矢。你或許會說,院線收了這些錢,也無非想從熱門電影多賺一點,資助放映非主流電影,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部分由院線母公司直接買入的外國文藝片也許受惠於此,但港產片的得益並不多,仍然面對難於上映,首周票房未如理想,院商不讓口碑發酵便削減上映場次的情況。你看看大熱電影如《Avengers》上映時,放映場次達到霸權地步,比外地的壟斷情況嚴重,便知道院商的商業方針。

香港租金昂貴人所共知,戲院的票房收入,最終有不少都用來交租亦是不爭事實。但戲院面對的問題不是「八萬五」,不是有人撇開歷史背景及當年的負資產不談,將所有問題歸咎於立法會就可以推卸得一乾二淨。政府歷年對電影業支援不足,至近年才提倡增設戲院,但就算多了戲院,亦需院商改變心態,才能幫助本地電影業,吸引更多市民走入戲院。要扭轉電影業的弱勢,路仍漫漫。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