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政府應規管電子煙
近日,在沙中線鬧得熱烘烘外,醫學界及煙草商在另一邊廂就電子規管問題開戰。兩間大學的醫學院、醫專、醫生組織及反吸煙的組織罕有地一致要求政府全面禁止電子煙,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更在記者會中指出,煙草商與政黨有密切的關係,違反世衛的指引,企圖向一眾立法會議員施加壓力。梁卓偉的言論令各個政黨都需交待與煙草商的關係,但同時也惹來建制及泛民議員的反感。梁卓偉之所以出此一着,無非是出於好心,希望議員可以支持全面禁止電子煙。但是,筆者認為要說服議員,最終也需以理服人。
電子煙與傳統香煙的分別
傳統香煙與電子煙產品均含有尼古丁,但著名煙草研究家Michael Russell在數十年前早已解釋,殺死多達一半長期吸煙者不是煙草中的尼古丁,而是吸煙過程中的燃燒產物 ,如因燃燒產生的數千種化學物質,導致肺癌、心臟病和肺氣腫。此外,非燃燒的香煙更會減低二手煙的問題,如果要與傳統香煙比較的話,電子煙對身體及社會影響必定相對較少。
自從在室內場所禁煙立法後,全面禁煙是醫學界一直推動的議題,可是在自由社會下,全面禁止抽煙卻剝奪市民選擇的權利。醫學界指電子煙與傳統香煙一樣危害身體,又稱抽電子煙亦較傳統香煙「有型」,容易吸引年輕人嘗試。但是,他們卻忽略了電子煙能減低傳統香煙的影響,如日本傳統香煙的銷量於2017年首11個月大跌12%,原因是日本人逐漸轉用電子煙。日本學者Takao Ohki 對此現象也作妥協,指出雖然他的終極目標是希望所有人戒煙,但短期內令人遠離幾危險的傳統香煙,也是符合公眾利益的。
先規管 保障市民安全
現時,醫學界仍未能確實地說明電子煙對人體的影響,但英國衛生署已於2018年2月公布的報告,指出電子煙比傳統紙煙少95%傷害且每年幫助兩萬民吸煙人士戒煙。不過,部分國家尚未就針對電子煙的訂立明確的管制法律,缺乏對產品品質、尼古丁含量、銷售渠道及使用者的監控。然而,在電子煙隨處可見的情況下,現時的燃眉之急是盡快規管電子煙的使用,保障市民的安全。政府亦表示如果要立法規管電子煙,最快需時三年,但修改現行法例,將電子煙納入傳統香煙的規管,就只需時數個月。我們沒理由在這三年的空窗期內,任由各式各樣不符合規格的電子煙在市面上流通,危害市民安全及健康。
全面禁煙 有待社會達至共識
「吸煙危害健康」這句口號深入民心,觀乎數據,2017年的香港吸煙人口比例為61.5萬人,較2015年的64.1萬人(10.5%)輕微下降,是自1982年有統計以來的新低,亦相比起高峰時期的23%低超過一半。近年,香港吸煙率已經下降到一個樽頸位,反映其經已觸對吸煙有剛性需求的一層。對剛性需求者而言,吸煙的快感高於一切,他們視吸煙為必需品,非吸煙區、高昂煙稅、禁賣廣告、警告圖像,都不能動搖他們。未來,我們能否實行全面禁煙,需要就是否犧牲剛性需求吸煙者的權利,而換取更健康的社會,達至社會共識。否則,全面禁煙將遙遙無期。
參考閱讀:
U.S., FDA Can Learn from Japan How to Reduce Smoking, Huffington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