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歷山:林鄭房策丕變的震盪與底因
土地與房屋問題長期困擾香港,由於問題的複雜和根深柢固,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嚴重影響香港的民生和長遠發展。
林鄭上台一年,雖有心解決房屋問題,但眼見樓價節節上升也束手無策。
兩個月前,隆重成立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展開為期五個月的公衆諮詢,就18項土地來源供公衆選擇,以期找出主要土地來源及「出師有名」。惟因討論無法聚焦,坊間普遍不抱希望,最終會否「唔湯唔水」草草收場令人擔憂。加上利益集團和政治人物的上下其手、連連發功,諮詢結果確實難以預料,甚至有出現與政府原意大相逕庭結果的可能,如此的話,豈非導致香港房屋與土地問題陷入更大困境。然而「諮詢」已啟動兩月,政府實有騎虎難下之感。
一周前,特首林鄭在短短數天內的兩次談話,果斷主動出擊,解除了政府的兩難僵局。
一次是6月29日林鄭宣布六項房策新措施,包括一手空置單位開徵「空置稅」;「綠置居」恆常化;壓縮發展商囤積居奇等政策,但其中最震撼性的是,將公私樓房比例大幅調整為「六比四」或「七比三」,以及將居屋售價與市價脫勾,令居屋由市價7成降至5.2成。新措施從根本上改變了市民「置業可以發達」、「樓價只升不降」的心態,並重燃廣大市民有望置業的預期心理。香港建屋從此向公營樓房大幅傾斜,徹底改變了過往以私樓為主軸的房屋政策,必定獲得廣大市民的熱烈支持。
雙劍合璧 主導輿論
另一次談話是7月1日回歸慶典後見傳媒,林鄭「打蛇隨棍上」乘勝追擊,公開宣示支持填海!「從香港發展歷史可見,絕大部分土地和新市鎮發展,均靠大幅填海,這並非不慣常做法」,因為只有填海才能獲得足夠土地,去建足夠公屋,滿足市民的置業期望。看來這番表述也定能䊨得大量市民的熱烈響應。
林鄭的高調表態,標誌着房屋政策的大方向改變,並主導輿論支持填海,無疑為「土地供應諮詢」定下基調。林鄭要求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九月將初步結果上報,以便她寫入第二份「施政報告」,當然是指望在廣大民意支持下,明年立法會通過大幅填海造地的議案,為長遠解決香港土地問題奠定里程碑。
儘管黃遠輝一再表示,「特首意見不能凌駕民眾」,「不可能九月交出初步報告」,但事實上,林鄭走出的「雙劍合璧」這步棋,已經注定大幅填海將獲得更多民眾支持的諮詢結果,為陰雲密布的香港房地產困境帶來一片耀眼曙光。
勇字當頭 事出有因
林鄭近日不惜打亂自己定下的諮詢步序,一改過往行事作風與日前改變行程,由歐洲直飛北京與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會面,其中有無直接關係?難免引來不少猜測和聯想,如林鄭忽然充滿創意、勇字當頭背後,是否與中央壓力或面授機宜有關?等等。
筆者認為,作為一個「雙負責制」的特區首長,在房屋和土地政策將作出重大變革前,徵得中央意見和許可,本屬合理和應該。況且,大幅填海工程牽涉生態環境、海域疆界劃分等(今後進一步填海將不局限於計劃中的五、六幅)以及技術上,如快速填海需借助中國南海「吹沙船」協助等均需與中央溝通和配合。
無論本次「韓林會」有否傾談香港房策巨變和填海,關鍵的是,香港一切重大政策改變,有中央支持方能事半功倍,行穩致遠。
文章原刊於《信報》,本網獲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