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玲:一篇讀後感
讀了「理直氣壯撐廣東話」這篇文章之後,其實會有一些感想,雖然我的母語是普通話,我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新移民、廣東話很爛,我很希望用我的母語和別人交流,但我會尊重當地的文化並會慢慢的去適應和融入它,就算是給自己一次挑戰自己的機會吧,所以我對這篇文章沒有太大的抵觸和反感。
來香港之後,感覺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的溝通,出門耳邊到處充斥著聽不懂的廣東話,彷彿置身於國外,聽到的全是外語,香港回歸也有二十年了,但廣東話仍然是當地的語言,在以後的二十年甚至四十年......這恐怕都是難以改變的現狀。因為香港的地理位置以及她的文化傳統、歷史因素,都決定了廣東話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地位,她是不可動搖的,她是香港的文化,血脈相傳,我們都應該尊重這種文化。來香港之後,我也在積極地學習廣東話,以便更快的融入這裡的生活。
語言是溝通的橋樑,多學會一種語言會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從學習文化知識方面來講,我覺得普教中可以提升書面用語的使用及寫作水平。我平時會幫學生補習中文,經常會有媽媽反應,孩的寫作能力不足,會說但寫不出,寫出的文章都是口語,譬如「食過晚飯」「我出左門」......這些在寫作裡面都是不符合規定的,看來,學習普通話有利於學生中文能力整體素質的提高,並不會矮化及削弱本土文化。
香港本土學校現在的主要授課語言是廣東話,但每個禮拜會穿插幾堂普通話課,我覺得比較適合我們這些新移民,可以學更多的廣東話,有利於融入社會。另外還有一些直資學校、國際學校,主打普通話和英語教學,我想這更適合一些母語是廣東話的孩子,可以多學習一些語言,以便更容易與國際、國內接軌,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這些都給了家長更多的選擇。
普教中難免令教育水準打折扣
我覺得教育局長提出的疑問是可以理解的,他建議用普通話學習中文,是站在教育立場而提出的,並沒有什麼打壓廣東話的成分,也沒有什麼政治因素,因為政治不會因為一種語言的推廣而改變,它是多個因素形成的。從香港目前的教育師資來講,能用流利的普通話把語文知識、文學領會,傳情達意講述出來的中文老師的數目,恐怕不足以支撐起整個香港的「普教中計劃」,大部分中文老師都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突然改變用另一種自己不擅長的語言教學,我想對教育水準都會大打折扣。目前,普通話科的推廣只是一個語言的過渡階段,要實行用普通話教授中文,我想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段路會很長也會很坎坷不平。
香港人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撐廣東話,因為他已根深蒂固的植入了香港人的骨髓,另外,廣東話作為一種語言藝術,自然有它獨特的魅力,譬如用廣東話朗誦唐詩,有普通話不可替代的韻味,因為押韻相同,自然琅琅上口。
作為一個媽媽,我更喜歡雙管齊下的教育理念,我覺得廣東話和普通話都很重要,廣東話是本地文化,要很好地繼承傳承。普通話是大勢所趨,時代的發展,就像英國殖民地時期,大家都削尖腦袋學習英文,無非是想更好的立足於社會,給自己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普通話和英文一樣,可以兼容並蓄。學習英文或是中文、日文、德文......無非是一種語言的學習,而語言是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或者社會上的一些問題的主要工具。多學會一種語言可以讓下一代在未來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寬。
要有包容不同文化的心
作為一名新移民,對語言的接受度深有體會,剛來香港時,因為當時正處於的中港矛盾白熱化,「反水貨」、「反雙非」的呼聲此起彼伏,相信部分香港人對講普通話的內地人都會有一種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感覺。雖然大部分香港人是很有素質的,我也受到他們的很多幫助,很是感激,但也感覺到了一小部分人對講普通話的人的歧視,出門甚至都不想說話,購物時也是儘量用肢體語言代替,我不想被人歧視或看低,所以就儘量不出聲,說出來是不是有些好笑?我甚至有了一種感覺:語言就是一種身分認同,只有國家強盛,才會被尊重和仰望。反觀近一兩年,情況卻有了很大的轉變,去街市買菜,很多攤主都主動和你講普通話,這在以前很少見,說明一件新的事物都會有一種過度的時期,需要我們慢慢地接受和消化。一種新事物的出現,有排斥它的心理也是正常,我想這些排斥的聲音也只是希望在繼續前行之餘,保留自己認識的香港。
香港的回歸無疑增多了與大陸的聯繫和交流,我們要有一顆包容不同文化的心,當然我不是一名研究語言的學者,我也沒有更多的理據。只是從一名媽媽的角度分析,在教育中多滲透一些語言教學,我想對小朋友未來適應社會和更好的生存一定很實用,並不會因為推行普教中而打壓了當地文化,希望我們把眼光放得更遠,更長。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