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漢宗:強調兩地文化語言共通性

2021-07-12
區漢宗
資深傳媒人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7-12 at 10.08.46.jpeg

培僑教育機構副主席、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在7月10日舉行的「香港愛國主義教育高峰論壇」上發表演講。他表示,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在於建立國民身份的共通性、認同感及歸屬感,在推行上應強調香港與內地同胞文化、語言的共通性,「如果年輕一代看不到共通性,如何有認同感呢?」

香港推行「兩文三語」的語言政策。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施政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們的理想,是所有中學畢業生都能夠書寫流暢的中文和英文,並有信心用廣東話、英語和普通話與人溝通。」政府相關的文件表述得也很清楚,「三語」的「語」指的是口語,實際是指三種口語的溝通方式。但是,由「兩文三語」推導、擴展的演繹過程中產生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甚至把「三語」作為三種不同的語言相提並論。

粵語被認為是起源於西元220年漢王朝覆滅之後,當時長時間的戰亂令北方的漢人向南方逃離,由此將他們的古老語言帶到南方。被稱作「官話」的普通話,最早的紀錄則要晚得多,在14世紀中國的元朝。在1949年之後,普通話在全中國普及。普通話和粵語不是兩種語言,兩者同屬一種語言,那就是漢語,這是我們討論香港中國語文教育的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雖然粵語與普通話在語音、詞匯和語法三方面有異有同,但同的方面佔主要地位。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包括聲母、韻母、聲調、音節結構以至輕聲、兒化、變音、語調等。至於粵語方面,同樣也包括聲母、韻母和聲調。

粵語的詞匯則保存了不少古漢語詞,其中有些在普通話裏不常用甚至消失了,但在粵語口頭上仍應用。另外,普通話向雙音節詞發展,粵語則多保留單音節的詞。詞序的先後位置也是兩種語言有趣的分別,例如普通話的「客人」、粵語是「人客」;普通話的「素質」,粵語是「質素」等等。

普通話與粵語的語法差異並不大,彼此不會造成互相干擾的情況。普通話與粵語之間經常出現的差異,大約可歸納為:比較句式、雙賓語句式、判斷句式、感嘆句式、主謂句式、動詞過去時的用法、趨向動詞的用法、動詞和形容詞的重疊用法,形容詞在句子中的位置、副詞的位置及副詞「不」的位置、某些補語的用法以及某些粵語特殊句式等等。

香港社會「本土派」(Localist groups),泛指以香港人的利益為出發點,強調香港的主體性和香港文化的政治派系,認為香港人的定義為擁護香港、守護共同的核心文化、價值的身份認同,對抗港中融合及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政治干預。

聲稱「本土派」的人士的主張和行徑無非是反普通話、反簡體字(殘體字)、反大中華等。「本土派」推崇粵語,強調粵語比現時中國大陸全面推行的普通話,更少受非中原地區的「胡語」污染,因而更能保存唐、宋時期的典雅風味。「本土派」強調,以粵語朗讀唐詩或宋詞,較以所謂普通話朗讀唐詩或宋詞,聽起來聲調更鏗鏘,音律更和諧。不過「本土派」既然反大中華,強調粵語的好處卻不外乎以粵語朗讀唐詩或宋詞,這種論調豈不是重新搬出大中華的意念?唐詩或宋詞不就是大中華的事物嗎?

中國內地最早在1956年開始推行簡體中文,簡化了原先複雜的筆畫,令書寫中文簡單化,而且也被說成是提高中國識字率的主要原因。但香港繼續使用繁體中文,另外使用繁體中文的地方包括了台灣和幾乎所有的華人僑居地。

繁簡之爭原本就是網民們在網絡上的熱門話題,網民為此大打筆戰,香港「本土派」從維護繁體字的台灣同盟軍那裡借兵嘲諷之:「亲(親)不見,爱(愛)無心,产(產)不生,产(廠)空空, 面(麵)無麥,运(運)無車,导(導)無道,儿(兒)無首,飞(飛)單翼,涌(湧)無力……」網上亦陸續有人寫上「郎不歸乡(鄉)」、「死無全尸(屍)」等字句。中國大陸也有人反駁說:「党內無黑,团中有才,国含寶玉,雖丑無鬼」,心思不比港台本土派差。

在香港無線電視台突然在2016年2月22日開始在普通話新聞中搭配簡體中文字幕之後,繁簡議論更為熱烈。中國內地的官方媒體也加入了這場繁簡之爭,呼籲港人不要將此議題「政治化」。《人民日報》在2016年2月23日刊載文章說,「把繁簡強分優劣甚至當作身份標籤,只能說太過淺薄無知。」《環球時報》則發表評論說,「兩岸三地的交流角度而言,內地學生認讀繁體字和港澳台的學生認讀簡體字,都有必要,完全無需大驚小怪。」

繁體字的美毋庸置疑,其背後蘊藏著深遠的文化意義,港人對繁體字的支持可以理解。面對文化多元和語文變化,與其拘泥於繁簡之爭,自我纏縛、畫地為牢,不若追本溯源,放開眼界。

自倉頡造字以來,中文字繁簡互動的演進腳步從未停止,由甲骨文到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繁體字到簡體字;而大量簡體字的字形源自草書和行書,古代書法家早已使用,絕非近年單純為文盲或「洗腦」而創造出來的「殘體字」。其實,經由電腦文書軟件,無論是繁簡體字,只須簡單地按一個鍵,就可輕易將文件字體由繁轉簡或由簡轉繁,令繁簡間的文書往來不存障礙,何苦還要將繁簡字進行神魔區隔,挑動身份認同惡鬥?

普通話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和外國人學習漢語的首選語言。中國人口約14億,海外還有5000萬說普通话的華人,包括新加坡,也包括在各國的華僑、留學生等。與俄羅斯語、阿拉伯語、日文、印地語等地方性語言不同,中國人傳播中文的速度和力度都更強大。中文成為第二大語言,與中國與日俱增的經濟實力密切相關。現在的中國,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世界上學中文的外國人越來越多。2020年,中國全國範圍內普通話普及率達80.72%,圓滿完成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尤其是香港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學好普通話和簡體字大有裨益。

香港電台2019年4月13日播出的「小學校際通識大賽」節目中,因參賽學生以普通話答題,主持人要求粵語提問的問題「要用廣東話作答」,因而判定答錯;該事件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公民黨譚文豪表態支持該裁判,表示廣東話是「香港法定語文的口語形式」,而捍衛粵語人人有責。有網友反映:「做得好!這裡是香港!」有親建制網民則批評主持人的判定是歧視普通話。

普通話作為中國的共同語,跟各地方言不存在對立關係。官方標準語不為某一地的語言,是中國過去做官的人所使用的共同語,以便能互相溝通,上朝奏疏。後來逐漸流行於民間,演變一種各地共同用語。漢語官方標準語早期稱為雅言、周官話為雅言、秦漢時期沿用雅言,漢晉時期多稱「通語」,如西漢楊雄就以共同語「通語」來解釋各地的方言,元代稱「天下通語」,為域內各民族共同語。

曾鈺成表示,應強調香港與內地同胞文化、語言的共通性,「如果年輕一代看不到共通性,如何有認同感呢?」曾鈺成觀點不僅符合語言的發展規律,而且涉及語言共通性的國族特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有留意香港輿論生態的朋友,便會發現部分有既定立場的媒體,不時會挑起所謂的「繁簡之爭」與「粵普之爭」,然後帶有偏見地揚繁貶簡,又或者是揚粵貶普。他們這樣做的目的,不外乎是蓄意強調香港與內地兩地的語言文字差異,藉此建立港人的所謂「主體意識」,再透過揚繁貶簡或揚粵貶普,挑起兩地居民之間的矛盾,或者是藉此建立他們心目中的港人文化優越感。

    陳凱文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