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西洋菜

2021-07-09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eChat Image_20210709174223.jpg

熟悉西洋菜街的香港人,都知道座落在旺角購物天堂的這個街,其實不是賣西洋菜的。

西洋菜湯是港人最喜歡的消暑食品之一,也是吃火鍋的上佳配菜。但若問到哪裡種植的西洋菜品質最好,相信很多人一臉懵然。

香港最高峰大帽山四季雲霧蒸騰,山腳下有一個客家村名叫川龍。這些村民的祖先,源自粵東的龍川縣,永樂年間(1403年至1424年)已陸續遷移至香港荃灣。輾轉之間,先祖大璋公擇居大帽山麓拓植及安營扎寨。此地山泉冷冽清徹,汩汩繞村而流,曾偉強村長告訴筆者,藏在茂林修竹之間的田壟,常年氣溫大致上保持在攝氏二十八度。這樣一個生態環境,非常適合培植高品質的西洋菜。

WeChat Image_20210709174224.jpg

WeChat Image_202107091742231.jpg

顧名思義,西洋菜是來自西洋的。對香港風物有獨到研究的作家葉靈鳳說過,本地人慣稱葡萄牙為西洋,西洋菜雖非傳自葡萄牙,但香港的西洋菜首先移植自澳門,大約是事實。

另有一個故事,相傳一位水手身陷孤島,靠一種野生的「水草」維生,獲救之後將它移植到澳門,坊間稱為西洋菜。葉靈鳳認為這個故事無從考證。因為在英國鄉下,很早就有農夫用水田種植西洋菜了。

華夏大地現在的農作物種,名稱中帶有「西」、「胡」、「番」的,大致上都來自域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是最早的「帶貨者」之一。大量域外作物隨著絲綢之路的發展陸續引入,對增加作物的種類及本土化,對中原農業和漢人的飲食結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WeChat Image_202107091742232.jpg

WeChat Image_202107091742233.jpg

西洋菜其實有水旱兩種,本港多為水種,通常在五六寸深的水田內,任其蔓延。菜農摘取較嫩的枝葉出售,割了之後又讓其繼續生長。因此西洋菜在香港幾乎是四季常鮮,但最肥嫩可口的收割期是初冬到春末。

西洋菜對於川龍的客家村民而言,不僅是入饌佳餚,更是謀生手段。《川龍邨公所落成啟用紀念特刊》有記載,「本村有菜農羅國宏君認為本村非改良種植,無法達到足食豐衣,隨即加入荃灣蔬菜合作社,繼向漁農處申請川龍分社,及菜車肥料等,使收菜有社,運載有車,肥料有著」。

1958年,羅氏率先移植西洋菜於川龍。初期缺乏經驗,技術不諳,屢敗屢試,終獲成功。「試驗成果」全村共享,幾乎家家戶戶種植,川龍一時成為「西洋菜的世界」。進入1970年時代,因其品質優良,價錢超出其他種類蔬菜,每年秋季漸涼之際,就是西洋菜豐收之時,通過上水、粉嶺的農貿集市,行銷港九。

WeChat Image_202107091742234.jpg

WeChat Image_202107091742241.jpg

據村民介紹,俗稱「白骨西洋菜」的佳品,一定要水種。水田難免孳生蚊蟲。早些年,菜農和衛生局一再發生交涉。為了撲滅市內的蚊蟲,官府禁止九龍的菜農用水田種西洋菜,但菜農為生計自然不肯罷休。經一再請願,雙方妥協,以縮小禁種區域解決紛爭。現在香港街市出售的西洋菜已經有許多為旱種,口感不及水種的肥嫩多汁。

無可奈何花落去。隨著香港社會的變遷,西洋菜種植版圖不斷萎縮,但栽培技術卻是後繼有人,薪火相傳。羅國宏妹妹的兒子羅海東,1942年生於廣東省增城縣一客家農戶。1956年得姑姑幫助申請來港定居川龍,一直跟隨大伯羅國宏打理菜園,從未間斷對旱、水田種植西洋菜的研究。

「港飲港食」,永遠是熱門話題。筆者請教過一些美食家,說西洋菜最好的吃法,是用瘦豬肉或鴨腎來燉湯,將西洋菜燉成黃黑色,然後連菜連湯一起吃。但真所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啖鮮美的湯,背後同樣是汗水和付出。

WeChat Image_202107091742242.jpg

WeChat Image_202107091742243.jpg

WeChat Image_20210709174438.jpg

根據羅海東「口述歷史」,「東莞人叻啲,多數在水地種西洋菜。如果在禾田,就要花更多功夫」,為什麼呢?因為禾田偏瘦,種西洋菜的田要肥沃,所以一到農曆六月,農友就要用豬牛糞、雞毛揼進田野「催肥」,靜待十餘天翻犁田丘,然後才播西洋菜種。

「香港的七、八月炎熱,西洋菜苗泡在水中可能熱死,菜農所以在天剛剛亮時就要勞作,挑井水為菜苗「降溫」,上午十點、正午十二點再為之「衝涼」。每天如是,西洋菜苗才保不死, 「過咗中秋節,菜就好安全啦」。在聽羅伯講解之前,筆者一直以為,西洋菜在河流溪澗旁邊的濕地,粗生粗長,自生自滅,真沒想到還有這麼多的學問。

川龍是港人在週末遠足品茗的好地方。峰巒疊嶂在風起雲湧之際怱隱忽現,訪客如有機會在菜農的導賞下採摘鮮嫩的西洋菜,自然進入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忘我境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