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宜:天下父母心 如何拉近三代距離
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現代家庭經常面對的問題,也是社會變遷下的無奈。年輕人工作勞累,子女都要全職上班,長者退休金不足,隨時也要兼職到七十歲。而本地醫療開支龐大,自願醫保計劃也遲遲未落實,致使不少老人家還是擠在公營系統,因此不少年輕人都要分擔照顧老人家。同時,如果有了小朋友,年輕父母們也要費盡心力去照顧他們,今時今日的教育,學習和德育培訓都非常重要。可以想像,壓在七十後、八十後的擔子有多大。
如果說要60到64歲的老人家上堂進修,政府不如鼓勵這些前輩跨代照顧新生兒,讓年輕父母專心工作。而且,不少女性長者都可以擔任陪月,在社區內為鄰里照顧的小孩子。年紀大也好,中年也好,大概很多公公婆婆不是不想工作,而是如何尋找一份有滿足感,以及是否從事自己熟悉的工作。我們也很難寄望長者步入晚年,然後才轉型從事創科,新經濟的工作吧。而把年輕人育成,他們在未來為社會帶來的經濟價值和勞動力,怎樣也比起幾萬個六十多歲的長者來得深遠。
同樣,小孩子的成長是不等人的,同樣,與長者一起生活的時間也是很有限的。因此財爺在預算案中,應該集中提供資源給中生代,讓他們有多點小朋友免稅額,減免差餉,提高照顧長者、供養父母的免稅額,以及大幅增加危疾保險的免稅額。這樣下來,月入四萬到十萬的中產,每年可以省下幾萬元來應付日常開支,給小朋友,父母以至祖父母更優質的生活。
政府和政黨不能夠只是永遠把焦點放在貧窮、基層和新移民,也不能夠只是回應公屋的需求。在這個城市裡,中小企的老闆、中產、專業人士同樣扮演了推動經濟增長的一群,供樓、保險、消費同樣為香港帶來活力,支撐著整體的穩定性。
當大家都高舉著市民福利的旗幟,中產同樣是香港市民,參考新加坡和澳門的財政預算案,劃一向全部市民派錢,讓他們決定如何使用,是對市民的信賴,也是新經濟下妥善的做法。最近重溫羅致光局長的訪問,他的智商高達160,但自認不夠圓滑。筆者希望這位曾經擔任扶貧委員會委員,關愛基金專責小組主席的前輩,能夠多推動公私營合作,聯同馬會,私人基金和非政府組織,一起推動教育和醫療服務,填補一些政府做得不足的地方。
什麼時候退休,六十歲是否中年,就交給市民自己決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