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微觀大灣區
中央政府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正是如火如荼,近日還提出了各大城市的定位和分工藍圖。
大灣區計劃是銳意把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和肇慶九個城市,加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重新融合,促使各城市的區域經濟合作,逐步升級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國家戰略。大灣區的概念亦非首創,而是參考世界上成功的案例,當中包括美國紐約都會區、美國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都市圈等等。
儘管具體政策及相關細節不可能在短期內全數落實,但坊間亦開始有一些相關評論,論調卻有點兩極化。支持的一方,認為這是國家發展的大戰略,將會是商機處處,其勢亦不可逆轉,因此一面倒的讚好。反對的一方,認為大灣區的發展會削弱香港的特色,使香港淪為一個普通城市云云。
在執行細節還沒有真正出台之前,其實大灣區的發展,對香港各行各業的影響也無法預知。無論是正反兩面的論點,都不過是立場使然。說穿了,認同中國經濟發展的,便會支持大灣區。反對及不喜歡中國的,當然不會支持。
其實,逢中必反,把中國政府妖魔化,煽動中港矛盾,固然是不智,但對中央之政策盲撐,只論大方向而不重視落實細節,忽略部份香港人的疑慮或擔憂,凡事立場先行,亦不可取。
大灣區是一個長遠策略,當中的諸般細節,將要逐步落實,相信會因應實際情況而不停調整。發展之初所遇到的難關肯定會不少,但不會是一面倒的壞,也不見得是一面倒的好。要認清大灣區的發展,不宜只在上層架構上空談理念,而是要從微觀的角度出發,細看無數的小例子。隨着時間的過去,細心觀察,才能較準確的評估政策的成敗得失。
如何以微觀的角度看?例如,這幾年間,中國政府推廣大灣區,也十分支持當中的舊區重建,到底至今的成效如何?
去年,筆者曾接觸個某國內發展商,得知它們為響應國家大灣區的政策,在區內的一個二線城市參與一個舊區重建項目。當地政府批准了是次收購,並規定該公司的重建項目,要包括相當份額的商業樓宇,包括辦公大樓,住宅的佔比只有一半左右。當地政府的用意,自然是透過招商引資,希望借發展商的力量去發展該區之商業。對發展商來說,這項目得當地政府支持,本來是有利可圖的。
可是,發展商卻始終無法為這個項目找到開發貸。原來雖然國家十分支持舊區重建,但卻同時在整頓樓市泡沫,並收緊所有國內銀行的開發貸額度。大部份中國的商業銀行之開發貸都設有上限,不能逾越,而且,國內銀行大都規定每筆開發貸要到北京總行審批。
以總行的立場看,住宅才最賺錢,至今仍是供不應求,反而二線城市的商業樓宅或會無人問津,為貸款構成風險。要保證二線城市項目不虧本,則要確保住宅的比例夠高。商業銀行的信審,有責任保障銀行及存戶的利益,絕不能單純為配合國家政策而妄顧風險。因為那個舊區重建項目之住宅比例較低,最終客戶接觸過的國內銀行,都無法批出貸款。客人要另找集資渠道,融資成本上漲,原本穩賺的項目,立時變成了「雞肋」。
那麼,國內銀行是否支持大灣區發展呢?據聞,按中國政府的要求,至少部份國內銀行也曾提供相關數據,以証明銀行曾批出若干與大灣區發展有關的貸款。大灣區的貸款規模肯定不少,但若細心看數據,便會發現,國內銀行的貸款,一直以來仍是以深圳、廣州和香港等為主。即使中央政府還沒有提出大灣區概念之前,大部份商機都是來自這兩、三個城市。業務較少的二線城市,亦不見得會因大灣區概念而急速增長。暫時在銀行的角度來說,大灣區的發展還是一紙空文。如要有所進展,則肯定要有更多具體的政策出台。
國內銀行無法批出開發貸;那麼,外資銀行能做這個業務嗎?自中國加入世貿以來,表面上看,銀行業已算是逐步開放給外資。可是,外資銀行可申請到牌照,但可以從事的業務相對有限。例如,商業銀行如想放開發貸,按常理至少需要把該項目或物業抵押,但外資銀行至今依然難以拿到有效的不動產抵押登記,自然無法大規模的把這類業務做起來。
由此可見,就算政府在大框架上開了綠燈,所謂魔鬼在細節裡,還要等相關條例出台,才可初步斷定政策的利弊。
百多年來,香港算是因緣際會,靠做中國的獨市生意而發大財,如今與國內城市融合,除了商機處處之外,香港面對的競爭亦肯定更大,有人表示憂慮,亦是在常理之中。筆者對大灣區的發展,並非一面倒的唱好或唱壞,而是希望從一個小例子開始,以微觀的角度出發,希望大家一起放下成見及政治立場,才可作出較客觀的分析和討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