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茅:《流浪地球》我思我想
內地賀歲片《流浪地球》春節期間上映,十多天票房就破三十六億元人民幣,一時成為朋友圈的熱議,急欲上網查看香港影期,當時竟沒一家戲院安排,友人謔笑,要看便去深圳吧。不過,我喜聞《流浪地球》近日終於在香港上畫了。
朋友的一句玩笑仍勾起我少年時為看一部國產片坐大船過澳門的舊事,頗感唏噓。一九四九年至整個五十年代,英國人管治下的香港,禁止「內地片」在香港上演,香港人看自己國家的電影那時既是「原罪」,根本沒有內地影片容許進入,你是不可能看到的。
當年還不到十八歲,聽說內地有影片《白毛女》上映,田華主演,是一部動人心弦的電影。少年人的心,朝朝暮暮,想着有機會看得到。後來,從報紙上看到澳門永樂戲院上映的消息,不由分說,決定過澳門去看。那年代去一次澳門很不容易,找到適合的船期,船一日兩班,航程三小時,買最低廉的大艙船票,即日來回,當年對自己說花了這筆錢,以後便要節省日用錢了。
下午抵澳登岸,問路找到永樂戲院,買了七點半門票,帶着興奮心情進場,看畢,趕着到碼頭乘夜班船回港。走出大堂,始知外面狂風暴雨,水浸馬路,歸港上班心切,冒雨向碼頭方向奔跑,登上「信德輪」,衣服濕透,脫下膠鞋把雨水倒出,三個多小時航程中,在渾身上下陰濕度過。
這是外人管治下排華仇華實行隔離政策的年代,我只是幾百萬人之中經歷的一個。
勁爆內地的賀歲片《流浪地球》,全民熱議,身邊友人都想看,以了解這部電影包含的元素震撼內地觀眾的原因。一齣打動數億內地觀眾的電影,友人之前建議去深圳看雖是好主意,如我少年時往澳門看《白毛女》也無不可,但時代大不相同,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二年,內地好片甚少在香港上映。友人在微博貼上一句話:「怎說得過去」。
上世紀五十年代處境如何困難,仍有熱心片商與戲院商付出努力,滿足觀眾需要,上映愛國電影。第一家放映內地影片為灣仔道「國泰戲院」,首映一部蘇聯影片《幸福的生活》,故事以集體農莊為背景,描述一對男女愛情故事帶出農莊生話,上映時出現旺場,進場的觀眾相信是認同新中國信仰的市民,他們第一次接觸什麼是社會主義,農莊以拖拉機耕作,收割機收割,打穀機打穀,比之中國人力耕作,農業機械化的方式是未來中國夢想,觀眾從電影中增加對國情的認識。
記憶中,首部在香港上映的國產彩色片是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由著名越劇藝人袁雪芬、范瑞娟主演,故事家傳戶曉,主角扮相俏俊,唱腔動聽,曲詞文采飛揚,意外地迷住了首次認識越劇的香港觀眾,場場爆滿,映期一再延長,創票房紀錄。在政治影響上,影片間接反駁本地反共報章每天散布內地消滅古裝戲曲,湮沒中華文化的謠言。
往後,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紅色電影《鐵道游擊隊》、《地道戰》經審查得以在國泰戲院公演,國泰戲院被視為左翼戲院,在戲院行業別樹一幟。
爭取電影權益的過程很不容易,五十年代,港英政府以政治手段打壓左翼電影人,一九五二年一月的一個凌晨,港英政府分批調動警力,上門拘捕一批著名影星,編劇家及電影人司馬文森、劉瓊、舒適、齊聞韶、楊華、馬國亮、沈寂、狄梵,不經審訊,上午七時押至羅湖遞解出境;五日後,即一月十五日,再上門拘捕電影人白沉、蔣偉相,隨即遞解出境。英國人早知電影是人心工程,因此連一個說得通的罪名也沒有,不惜以執法者身份踐踏法治,用冷戰思維的向左翼影人無情打擊。國泰戲院經營人要不是硬漢子,早已站不住腳。
左翼電影元氣大傷,沉寂一時,休息養生,六十年代初,逐漸恢復生機,一批著名影星、資深影人熱心奔走,先後成立電影製作公司長城電影公司、鳳凰電影公司、新聯電影公司,設清水灣製片廠,擁有自己的戲院線如國泰、普慶、南洋、南華、珠江、銀都、景星、快樂、仙樂、新樂、南昌、影藝、高陞等,還有多家外圍院線。同時,南方影業公司成立,專門發行內地影片,打通內地影片與香港觀眾見面的渠道。三家電影公司的製作也蓬勃一時,新聯拍粵語片,周驄、白茵主演的《蘇小小》,以杭州西湖取實景,觀眾一睹「人間天堂」杭州美景,港人能以一遊西湖為人生快事,了解原來內地並非什麼「鐵幕」。長城與鳳凰拍國語片,女星夏夢、陳思思、石慧,小生傳奇、高遠、馬龍等,力足威脅「邵氏王國」。左翼電影主題取材香港社會,反映人生百態,以真實感而有大批擁躉。
「六七事件」後,左翼電影走下坡,製作幾乎停頓,長城、鳳凰、新聯三大公司的名字漸漸消失,不知仍否存在,名下的大批明星、演員浮生社會,專門發行內地電影的南方公司久無訊息,原來的多條院線解體,這種情況持續至今。本地愛國電影,及內地好片在香港失去平台,如何精彩,如何賣座,難以在香港落腳。「一國兩制」下,港人接觸內地電影的機會似乎比以前更難。
香港自回歸以來,內地經貿,金融、資金、股市諸因素逐一注入,起着穩定繁榮的作用,在推動電影的「人心工程」方面,希望更多內地賣座影片來港上映。
文章原刊於《大公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