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洛絲:讓基層遠離抑鬱 加大過渡性房屋數量

2019-05-14
黃洛絲
公營機構工程師
 
AAA

wong1.jpg

明愛社區中心最近的調查,訪問了多名住在劏房的母親,大部分都是低收入人士,或是拿著微薄綜援的人士。她們大多表示生活存在極大壓力,居住環境極差,而且缺乏生活空間。事實上,要擠在一房的空間,只有幾十呎的環境,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不理想的。

不少新移民來到香港,不但要面對歧視,生活和工作也要長時間適應,但政府除了基本的援助外,其實在房屋上面沒有太大的幫忙。雖然有意見認為,新移民佔用了社會資源,但似乎忽略了他們對社會的貢獻。看看周邊的清潔工、餐廳酒樓的職工、建屋工人等,大都是勤奮上進的一族。而且,既然他們拿了身分證,下一代也是香港人,這個城市應該為他們提供希望,而不應該讓他們生活在沒有窗的劏房。

政府除了著力增加公屋供應,也應該加大力度發展過渡性房屋。現時不論是空置校舍用地,新界偏遠地區的政府用地,私人發展商有待規劃的用地,以及不少棕地都有潛力發展短期所過渡性房屋。不論是深水埗、馬灣舊村、元朗和大嶼山等地,都有足夠的條件快速興建過渡性房屋。用上貨櫃、新型設計的組合屋,都可以在半年內建成和提供幾千個單位給予有需要人士。而且,香港有多個具規模的社企和非政府組織,已經有相當的經驗去處理有關的項目。前幾年的光房項目,雖然提供單位不多,但以幾千元的租金,讓不少基層住戶搬進一個舒適的家,筆者還記得一張張笑臉。

綜觀台北,柯文哲上台後大力發展公屋,以高速建成單位,讓不少基層人士擁有自己的家。新加坡近年也大力發展新市鎮,以應付上升的人口和新移民。香港斷不能落後於人,讓人民生活在擠逼的空間,過著擔心柴米油鹽的生活。

我們的社會人均收入就是一萬多,但劏房的租金動不動就是六、七千元,可以想象到低收入人士的生活有多辛苦。除了過渡性房屋外,政府也應該在各區大幅增加託兒中心、兒童醫院和家長資源中心。不少家長因為找不到合適的託兒服務,也沒有長輩代為照顧,只好放棄工作,在家照顧小孩。其實只要有足夠的社區託兒服務,增加這些福利設施,將大大增加勞動力,也鼓勵她們投身職場,一步步改善生活。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