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財:仿效新加坡改變經濟結構可應付未來經濟挑戰
近日香港經濟發展出現警號,政府統計處公布,第二季香港本地生產總值雖然維持升勢,但略低於市場預期,只上升了0.6%。有商業研究機構分析直指,增長輕微是投資以及對外需求疲弱所致。無獨有偶,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同樣出現警號,全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只有1.5%。新加坡的一些應對之策,也許值得本港參考。
本地股票市場及樓市表現次季都重拾升勢,但私人消費開支增長卻相形見拙,可見經濟發展過於側重股市及樓市。相反,新加坡整體經濟放緩,主因只是出於製造業部門衰退,美中貿易戰加劇導致外銷訂單減少,衝擊新加坡依賴國際貿易的製造業發展。新加坡貿易及工業部指出,精密工業及電子業的衰退,抵銷了生物科技醫療及運輸工業的擴張,因此拖累了整體製造業表現。
新加坡的經濟放緩只是受外圍環境影響,而非如同本港般經濟結構問題。新加坡只是製造業不利,但由於行業發展平均,房地產發展亦穩定,只要繼續保持勞動力市場及國內需求,經濟將不會衰退。而新加坡政府於新興科技相關行業、生物技技、醫藥產業等的發展也有一定規模,長遠可進一步取代製造業的地位,成為本地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如今經濟響警號,政府必須痛定思痛,好好透過發展創科技,帶動發展更多本港的經濟產業,並加強本港經濟與內地的配合。融入大灣區發展可以放大香港的市場深度,善用內地市場及人才,使本港創科科技得以加快孕育,本港有志創科的公司及人才,亦可透過廣大內地市場和人才,獲得充分的「養料」。政府於發展創科上,應多重視行業專家的意見,由行業專家制訂未來的創科政策。增加產業結構均衡分佈,再以行業發展導向,按照行業專家的意見去制訂發展政策。
新加坡經濟這些年來平均表現均較港優勝,正由於新加坡經濟結構均衡。新加坡統計局的資料顯示其經濟組成包括製造業、建造業和公用事業,佔比約兩成,服務生產性行業的佔比則約六成,房屋市場只佔很少部份。反觀香港,製造業、建造業、公用事業和農業加總只佔整體經濟不足一成。故此,新加坡經濟產業結構較香港均衡,自然經濟能較長時閒長遠而持久地增長,而且更能抵抗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