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闊歷史》荒廢再生:西貢上窰村

2019-09-04
 
AAA

作者: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幹事黎鈞豪

有遠足和郊遊習慣的市民,不難發現在西貢北潭涌有一座上窰民俗文物館。上窰村為黃氏客家人建立,時間約為1830年。黃氏屬最早期遷入香港的客家人,村民從事燒窰業為主。隨著現代英泥普遍,石灰的競爭力下降,村民紛紛離開上窰村謀生,至1960年代廢棄。現時變成上窰民俗文物館呈現給公眾。

1_1.JPG

上窰村更樓和大門,作者提供

客家村民遷入與維生
談到上窰村的建立,不得不由客家人遷入香港的緣由講起。香港客家人的出現,源自清初的海禁和復界,清廷為對付位於台灣的鄭成功勢力,先後頒下「海禁令」和「遷界令」,以斷絕鄭成功與沿海居民的聯絡和接濟,更令當時香港屬於的新安縣,人口大減,田地荒廢。

鄭氏投降後,清廷隨即頒下「復界令」,更鼓勵廣東、福建居民南遷開墾,原居於山區的客家人紛紛遷至新安縣,在現時的新界、九龍、香港島等地落地生根。

上窰村的祖先黃發升,原籍寶安縣黃草嶺,家族一向以燒灰和磚瓦為業,約1830年,黃發升與幾位同村兄弟到西貢北潭涌一帶建村定居。

上窰全村由八間並排青磚廊屋組成,建於一個五米平台上,既能避潮漲,又可加強防衛,廊屋坐東向西,背山面海,村內有居室、豬舍、牛欄和曬坪,更建有6米高的更樓防盜賊。

1_2.JPG

上窰村的並排廊屋,作者提供

黃氏族人除了靠漁農業為生,最主要從事燒窰業。建村的同時,更在附近建了一座直徑約6米、10呎深的灰窰,以海中的貝殼和珊瑚石來生產石灰,作建築和耕種肥料之用。因農業和建築業對石灰需求大,灰窰在發展初期頗為蓬勃,全盛時期更僱用百多名工人,之後又曾在村落對岸建磚窰,生產磚瓦。

1_3.JPG

上窰村的灰窰,作者提供


村民遷出與荒廢

19世紀末,隨着青洲英坭廠的建成,現代英泥更為普遍,更導致上窰村的燒窰業式微,最終更被淘汰。而客家人富有開墾創業精神,上窰村族人早在1920年代已遠赴北婆羅洲(即今日馬來西亞沙巴)謀生;二戰後村民又陸續移居九龍市區,或移民沙巴、英國謀生,只留下女眷在村中,最終更在1965年廢村。

村落重生

1978年,隨着西貢東郊野公園的成立,上窰村被郊野公園委員會發現,而當時古物諮詢委員會認為古物完整,而且能夠體現中國典型農村生活,以及風水設計,具有保留價值,而且上窰村可以成為郊野公園景點,所以政府很快便同意把其復修成博物館。

當局在1981年刊憲宣布上窰村和灰窰列為法定古蹟,經過一輪修葺工程,以及由村民提供歷史資料和捐出文物,於1984年開放為上窰民族文物館予公眾參觀,為全港首間民俗文物館,館內展示各種客家家具和農具,呈現昔日客家的建築和農耕文化。

1_4.JPG

館內展示多種農具,作者提供

雖然上窰村已不復昔日村民生活的真實面貌,但因其建築特色和地理位置,卻被政府保留下來成為博物館,免被拆卸,成為其中一個盛載着香港客家族群歷史和文化的地方。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近年,香港流行一股文字研究熱潮,無論是北魏魏碑體的霓虹燈招牌還是街邊監獄體的路牌,也吸引了不少人士前來打卡。可惜,隨着一個個霓虹燈牌的拆除,一個個電腦字體取代原有入木三分的書法字體,剩下來的城市的記憶也逐漸消逝。本文淺談相同命運的花牌紥作,述說它在香港的發展狀況和面臨的挑戰,望能加深讀者對花牌的認知與興趣。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