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闊歷史:墨潤萬變——「紙」的過往
作者:何嘉怡
電腦、平板、手機等電子產品作為現今記錄文字的主要載體,已有千年歷史的「紙」可能因科技而逐漸被取代。對於「紙」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回溯千年前,紙乃百家相爭之物,帝王文人所追求,更出現「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雲。」之勢。無數珍貴的字畫、真實的史冊,透過一張樸實的薄紙被記錄下來。「紙」成為時間的見證者,使文明的記憶得以保留。小編盼望以此拙文,與大家追尋「紙」的過去,探索千古文化之美。
上古時期,古人以繩結記事。至商朝後期,龜甲獸骨成為甲骨文的載體,期後有鑄造在青銅器上的金文,以及以絹帛和簡牘(即竹簡或木牘)作書寫材料。凡此種種都是紙誔生前的文字載體的狀況,可看出以往的書寫材料具有一定的重量,且價格不菲。在社會文明持續進步之下,只有更加輕巧實惠的書寫材料,才能使文化長遠發展。
後來,蔡倫造紙術的出現使可書寫的紙誔生,時間是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為中國文明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值得一提蔡倫並非是紙的發明者,而是為改良者。據考古發現,早至西漢(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便出現白色麻紙,惟制作粗糙,多作日常使用,而非用於書寫。換言之,「紙」早在造紙術前已存在,蔡倫在前人之基礎上進行改良,用樹皮、麻頭、敝布及漁網等原料,經挫、搗、抄、烘等工序製成,其所製的紙被稱為「蔡侯紙」。它相比於麻紙光滑,更適合書寫,並得到朝廷認可,社會逐漸普及。繽紛綺麗的「紙」文化由此登上中國歷史舞台。
蔡侯紙被發明後,造紙技術亦不斷革新改進。如竹紙、苔紙、蠶繭紙、染色紙等紙品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大凡書寫繪畫、書籍寫本、文人書信、官府文書均以紙為之。至隋唐,造紙之工藝日趨成熟,出現了許多歷史上久負盛名的名紙,其中以宣紙最聞名於世。宣紙,產於唐朝宣州(安徽省宣城涇縣)。
宣紙「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潤墨性強」,寫字作畫均可顯「五色墨彩」(墨色的焦、濃、重、淡、清)。無數名人的書畫字作於宣紙上留下濃墨重彩,如蔡襄的《澄心堂帖》、乾隆帝的《臨王羲之禊帖》、韓滉的《五牛圖》、宋徽宗的《池塘秋晚圖》等。這些作品得以流傳至今,皆因宣紙耐折耐磨,不蛀不腐,可久藏不變色。只要保養得宜,其壽命可達千年之久,故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除宣紙外,開化紙、磁青紙、明仁殿紙、粉箋蠟箋、端本堂紙等,亦是古時名貴的紙箋。
由東漢起,古人以紙記錄文字,把心情轉合,人生感悟;山明水秀,旖旎風光;千古歷史,文明記憶都描摹、書寫在一尺見方的紙中。經過時間的流逝、沉澱,再重現於我們眼前,「紙」不再是普通的二維平面,而是變成了立體的遼闊空間,包含著上千年的時光。紙上的墨跡是時間的痕跡,亦見證中國文明的歷史進程。造紙術的發明,使文字可輕薄便利地被記載,直接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及發展。一件又一件的書畫、史傳得以流傳至今,給予我們探索深邃之文人高潔的精神機會,使一張輕如蟬翼的「紙」變得不簡單。
紙的出現結束了簡牘時代,加快了記錄書籍文獻的速度,推動了書法藝術的發展,更是促動了漢字字體的變遷。無可否認,「紙」為人類文明進步帶來巨大貢獻。
如今,紙的功能貌似不比從前。但實際上,紙早已不單是承載文字的載體,而是一種媒介。透過它的形狀、顏色、觸感甚至味道來傳遞感情,帶領每一個人回憶往事,記起內心深處的美好時光。一張久遠的明信片、發黃的紙質書、手寫的情書、懷舊的照片⋯⋯每一個與紙有關的物品都是真實可顯,可感知、觸摸、嗅聞,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它的存在。或許紙會隨着時間破舊、變色,不復初見之美。但紙上翻閲痕跡何嘗又不是一種獨特的美?。於現今虛實相間的世界中,紙或許不敵科技的變革,但揮墨於紙上的溫度及情感,卻是無可取代的。
參考資料
1. 何漢杰:《紙壽千年——從「麻皮藤竹」到「雲藍知白」》
2. 冷杉:《宣紙承載墨韵的千年國寶》
3. 賈雲飛:《蘊文擢採,奪雪舞雲——簡述中國的紙》
4. 高茀棠:《宣紙古今》
(作者提供圖片)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