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闊歷史:宋代人的「打邊爐」—撥霞供

2023-05-18
 
AAA

 未命名設計 (2).jpg

作者:冼絡桐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若說冬日有什麼美食能夠撫慰人心,莫過於晚上與親朋共聚,坐在熱氣騰騰的鍋前,涮着各款肉類與蔬菜,談盡人間煙火,嚐遍天下風味。如今,街上的火鍋店每逢夜晚都絡繹不絕,而一千年的宋朝人也與我們一般愛約上朋友吃頓火鍋。這頓火鍋名為「撥霞供」,在一本文人雅士的飲食指南《山家清洪》有所刊載。

這書由南宋文人林洪所撰寫,當中記載的菜餚多用山野所產生的各種野菜、菌類、動物、水果等製成。作者在介紹一道菜餚時,一併將相關的詩文、掌故、做菜的故事和烹調手法臚列,讓人流連徘徊於美食和故事之間。而菜餚名字也極富巧思,多具詩意,例如碧澗羹、冰壺珍、撥霞供等,可謂清雅至極。

撥霞供是形容沸騰的湯水如浪湧江雪,肉片似風翻晚霞。故事開端是林洪在有一年的冬天到武夷山六曲拜訪止止師時所學。當時大雪,獵戶送來了一隻兔子,苦於身邊沒有廚師,便按當地山間的做法:將兔肉片成薄片,用酒、醬料與花椒等調料作調味;待鍋中水煮沸後,便用筷子夾起兔肉在水中涮熟,就著調味享用。林洪吃後頓覺美味,這種與好友共享一鍋的吃法也十分有趣。五、六年後,林洪到了臨安,在工部郎楊泳的宴會上再品嘗這道涮兔肉。望著眾人用筷子夾著兔肉在沸騰的湯水中涮煮的場景,林洪詩興大發,當場賦詩道:「浪湧晴江雪,風翻晚照霞。」,尤是這道涮兔肉,名作「撥霞供」。林洪對撥霞供入木三分的描述讓人食指大動,值得一提的是文中也蘊含了不少古人的飲食文化。

宋朝的制熟工藝純熟,人們以燒、烤、炒、爆、烹等等三十多種烹飪方式製作美食。單就「炒」而言,便有分生炒、熟炒、南炒、北炒等多種手法,可見古人對美食的追求。而在撥霞供一文中,也首次出現涮肉的烹飪手法,林洪涮兔肉的手法也與現代相同。而故事中也提到涮肉,並不限於兔肉,而是「豬羊皆可作」,豈不是現代的涮火鍋?

333542062_1229462174668722_1290480461007012891_n.jpg

再者,調味也是一道菜好吃與否的關鍵。宋元時期的廚師在調味方面頗有研究。宋人已曉得使用豐富的調味如鹽、醬、醋、糖、奶、酒等進行烹調。在《飲膳正要·料物性味》也記載元代的調味品已有近30種。而在《山家清供》中,也有不少新調味料的出現,例如「醬油」一詞出現,作為調味品被廣泛使用。此外,書中提及不少菜餚都使用複合式的調味料進行調味,例如「撥霞供」中提到的以「酒醬椒」調味或以鹽、醋作為調料的「蟹釀橙」,可見古人鑽研的功架。

回到在撥霞供一文中,林洪首次在雪山烹煮兔肉時用了一款名為「銚」的小型烹具。銚是金屬或砂石制的烹具,口大有蓋有柄,多用於遠行,文中與之配合烹飪的是風爐。風爐是宋代以前常用的烹茶用品,通常是用鐵、銅鑄造而成,外形像鼎,三足或者四足,爐身還裝飾著文字或者圖案,燒炭煮茶。宋代的士大夫常常帶上風爐出行以便煮茶,這用具在河南出土的「宋代烹飪畫像磚」中可見。畫像中有一名中年女子用可移動的燎爐進行烹飪。鐐爐通風性能好,節柴省時,足見宋代的烹調工具之發展臻至成熟。

火鍋的吃法延續至今,來自五湖四海的各式火鍋都能在香港找到身影。無論味道如何變化,這種與親朋好友共享美食的心情始終不變。昔日是林洪和好友共享撥霞供的歡喜,也是如今人們品嚐火鍋的愉悅。「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撥霞供原文
向遊武夷六曲,訪止止師,遇雪天,得一兔,無庖人可製。師云:「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候湯響,一杯後各分以箸,令自筴入湯,擺熟啖之,乃隨宜各以汁供。」因用其法,不獨易行,且有團欒熱煖之樂。越五六年,來京師,乃復於楊泳齋伯昺席上見此,恍然去武夷如隔一世。楊,勳家嗜古學而清苦者,宜此山家之趣。因詩之:「浪湧晴江雪,風翻晚照霞。」末云:「醉憶山中味,都忘貴客來。」豬羊皆可作。本草云:「兔肉補中益氣,不可同雞食。」

《山家清供》卷上

延伸閱讀
  • 近年,香港流行一股文字研究熱潮,無論是北魏魏碑體的霓虹燈招牌還是街邊監獄體的路牌,也吸引了不少人士前來打卡。可惜,隨着一個個霓虹燈牌的拆除,一個個電腦字體取代原有入木三分的書法字體,剩下來的城市的記憶也逐漸消逝。本文淺談相同命運的花牌紥作,述說它在香港的發展狀況和面臨的挑戰,望能加深讀者對花牌的認知與興趣。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