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系列‧永春拳》
作者: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文高級文憑學生 何育婷
永春拳?詠春拳?傻傻分不清,究竟哪個才是正統?近年電影《葉問》瘋狂席捲,在香港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功夫熱潮。很多人對「詠春」有些瞭解甚至有興趣。詠春的一代宗師——葉問已經成為家傳戶曉的人物;但對於「永春拳」很多人對此派別確實會產生一種疑惑,默默地在腦海中為它添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究竟「永春拳」與「詠春拳」是同脈相連的拳法,還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流派?現在,我與你們一同揭曉「永春拳」背後的神秘面紗!
《香港武林》短片截圖
永春拳的創立
在福建泉州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小縣城——永春的南少林寺從遠處已經傳來了連綿不斷的正氣之聲,從丹田洶湧而上的一聲「蛤」,回音重重,驚動了江湖,震懾了在樹上休憩的麻雀。永春拳就是在這永春殿中誕生。
相傳永春拳是由至善禪師所傳授,根據自己多年的習武經驗將長拳中的長橋大馬改為短橋小四平馬,拳法全靠身體或手肘去控制。由於當時在少林寺的各個內殿皆傳授不同而又相似的拳術,故使時至今日在華人民族中流傳了各種同曲異工的永春拳派別,包括鄧氏創立的佛山永春拳、朱頌民創立的少林永春拳、陸錦創立的班中永春拳等等。
永春拳的源流
從各流派中可以得出其名有三種說法。其一是為紀念被清政府燒毀的福建九蓮山少林寺而命名。其二是因應創出永春拳的特別的時間、地點而命名。據傳,至善親眼看見一雙角被兩棵小樹卡住的公羊因倒退得以逃生。因此靈感泉湧,創出永春拳最獨特的馬步「二樹箝羊馬」。至善鑒於其春分開創,且少陽向東乃永恆之意,遂立派名為「永春」。其三是至善從少林寺逃出時,有黃坤、洪熙官兩徒相隨。「永春拳」三字是為紀念這一段三人同行的經歷。用拆字法一說,「永」被拆為當頭一點紅,兩人護師中。「春」被拆為三人同日月。「拳」被拆為三人攜手中。正如羅振玉在《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中曰:「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徒三人,有難同當。身爲習武之人,以義為志,不可棄也。
香港的永春拳
「永春拳」險幸逃離歷史的洗禮,渡過深圳河,拖著長途跋涉的身軀來到陌生的香港存活。「永春拳」在香港現存四條支線,分別是鄧奕、羅氏、朱頌民和譚光。在這裡我們主要介紹鄧奕師傅這條支線。由於每條支線由不同的前人教授,故每條支線各有所長,各有所同,如有些支線為了避免與其他門派混淆將永春拳稱為十一手,這十一段不同拳法是針對某個應用而鍛煉的。據南少林永春拳黃永強師傅所說,現時永春拳包括兵器大概有十套拳路,拳法套路其中有十一手、三拜佛拳、三展拳、腰馬拳、樁拳、雙攻拳,其特色主要是收腰和高樁;而兵器套路有六點半棍、十形刀。另有雙功,因永春拳本身沒有很多馬步,較適合在狹窄環境底下進行,活動性較低,而雙功則是將拳法化為步法。
「一代棍王鄧奕」
根據《新武俠》中「永春棍王」一文指出,「佛山永春拳與詠春拳屬於同源異流」。雖然「一代棍王鄧奕」的風頭完全不及於詠春拳的一代宗師葉問,但如果沒有了鄧奕的六點半棍,沒有了永春宗師鄧奕的那份堅持,沒有在大德欄,也便是現時的油麻地果欄授拳,永春拳很有可能成為被埋在深海裡的寶藏。
網上圖片
「一代棍王」鄧奕出生在佛山,其永春拳法是由祖上嫡傳,乃曾祖父鄧本在清遠飛來寺從少林「至善禪師」身上習得。提及鄧奕師傅,不得不提他最為著名的「六點半棍法」。這是中國南方鼎鼎有名的棍法,屬於單頭棍一類,曾流行於嶺南各地。目前在香港保留最完整的六點半棍分別有永春、詠春這兩個系統。雖然這兩派在棍法的結構上有諸多共同點,但在技術上各自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永春六點半棍包含了六個半主要動作:纏撕、抽、彈、剔、割、槍,重複每一節共六下動作而再作變化,而棍法以大髀為支點,此為永春六點半棍之特色,需動用全身的勁度而不單只用手力。我們從鄧奕姪孫鄧松柏的口中可以得知,鄧奕師傅當時使用的木棍,乃由堅實更勝坤甸木的金筆所製造,其重如泰山,但在鄧奕師傅的手中揮動卻異常地如羽毛般輕盈,足見其功力之深厚,基本功之紮實。
永春拳除了六點半棍法在閃耀著光芒外,還有永春拳自己本身的拳法,拳的基本心法都在這十一套內。永春拳與其他門派的拳法不同,其他拳法比較有嚴謹的結構,永春卻偏重心法,以法修功。鄧松柏形容,「永春拳法不在招式外露好看,而是儼如自衞術,不會主動去攻擊,卻旨在短距離內救命自衞,所以招招狠辣,容易失控,並不太適合年少氣盛者。」。鄧奕曾指出同一套拳法可以有地、水、火、風四種不同的表述方式。「地」即是基本;「水」就是柔;「火」就是發勁;「風」則是節奏。而鄧松柏認為「風」就是無影無形,用內氣來打,也是功夫的最高道行,習武同是修道,道出於武,武必順你意。習武之人練功必須心無雜念,心要直,氣要正,揮出去的拳才稱得上正氣。
對於鄧奕師傅而言「霸主大業,如煙如霧」,這句話出自《天龍八部》,雖有習一手志氣之拳的豪情,內心卻平和如湖。他一直堅守以低調的傳揚方式,守護著永春拳,也可能是因為心結,他曾訓練過兩個很好的徒弟,其中一個卻因患癌去世,心裏可能覺得永春拳太狠,容易傷人,所以一直都不放盡,只收一些以志為武,而不是以武為生的人。徒兒雖少,但幸運的是,「永春拳」一直能夠找到一班為其盡心盡力的承傳者。
下期預告:紅船戲班與永春拳
參考文獻:
1、三三:《香港武林》,香港:明報週刊,2014。
2、eetv〈香港武林〉,嘉賓:南少林永春拳黃永強師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jjuPZQvlc&t=147s
3、商報記者:劉桂香、冷衛兵、實習記者徐行報導,〈永春拳之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