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敦敬:重建民生,更好分配成果

2019-10-04
汪敦敬
祥益地產總裁
 
AAA

FAIR1.jpg

香港人要齊心合力重整民生和市場分配財富的機制,其中樓市正正是重中之重,不過在過去很長時間,政府處理樓市都沒有完整計劃,甚至乎在用了舊的經濟概念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完整的計劃不單止解決不到問題的重心,更會衍生出新的問題來,因為樓市此大問題,有如洪水只可疏導不可堵塞,只向單一環節施壓會令到問題在其他環節上變得更嚴重!最佳例子就是本來能有效令到金融市場更穩定的「樓市辣招」,在2010年首次推出到現在,因為增加的再置業成本及繁複的手續,所以令到二手放盤量至今最少大減65%以上!這種變化反而成為樓市上升的新動力。

如果用簡單的方法去描述複雜的樓市的話,我希望大家明白樓市起碼分四大環節並互相影響民生與財富分配:

1)      一手樓供應

 與90年代比較,粗略估計香港興建少了50萬個單位!

2)      二手樓供應

即是二手市場放盤量,不單止在樓市辣招後大量減少,而且大家都忽略了二手放盤量才是樓市的最大供應,這種忽視令到樓價升得更快、更銳。

3)      入市門檻

就算樓價便宜了,供應量多了,但是因為按揭太嚴苛,新生代一樣難以上車,令到社會進行不到合理的財富分配,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的九成按揭,由2002年政府退出市場以來,接手背負了提供上車人士低上車門檻的功能,但起碼15年之後仍然有大部份年青人不知道可以借9成按揭,這正正是香港近十多年來政客與公務員「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唔做唔錯」文化下的效率,我認為我們應該要一起努力改變。

4)      正確的置業概念

在樓價便宜一半的數年前,年輕人多是提倡「樓奴」理論,當買樓的需求成為了道德觀下的宣示,會進一步令到市場是大量人士錯過了上車良機,當然近20年來都有一些錯誤的概念,就是上車盤是要買市區,很多律師或專業人士更覺得自己地位尊貴,所以上車盤是可以買九龍區等市區,這是「錯到飛起」的概念!其實以預計的2019年入息中位數1.96萬元計算,2個年輕人(25至34歲)每月儲蓄收入的3成,假設每年人工的加幅是5%,儲蓄3.58年可支付400萬物業的首期連雜費。而年長一輩這也是支持著有關錯誤的觀念,也是比例上少了人買樓或「覺得買不到樓」的原因之一,因此要解決房屋問題,香港人自己的觀念首先要回復過去數十年前的才對。

我絕對同意最近民建聯提出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及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我認為,任何行政困難公務員都應該去解決,沒有甚麼比公平分配利益更為重要,我們再不做好以上兩項建議,香港的政治爭拗難以根治遠因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其實現在世道都是打一場「認知戰」!香港算是在認知戰很激烈的戰場,近20年我們不單只政治的概念曾被扭曲,甚至置業和奮鬥概念也被扭曲!要振興香港市場,首先要確保一些價值觀念得到維護,筆者認為香港的置業概念和奮鬥文化是出了問題,甚至港人對服務的承諾亦不及以前。在這「認知戰」中你扮演甚麼角色?我們見到不少既得利益者的打手,亦有人云亦云的群眾,也有不滿現狀的發洩者,亦有希望從唱淡中得益的投機者,筆者仍然堅守說我認為的真話,至於是否正確,那就交給時間和看官決定了。

    汪敦敬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