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另起爐灶,增加愛國學校!
今日香港的政治困局,始自教育系統的失敗,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在7月1日的衝擊立法會事件後,坦承青年出問題的重要原因,是他任內始推行的通識教育失敗。當時的教育統籌局局長羅范椒芬則反駁說,當年的通識教育課程經過審慎討論,設計全面,希望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並不承認這是失敗。
從其言論可知,直到現在,他們仍未明白教育失敗的真因,正因不明,失敗也就有了必然性。
一言以敝之,教育失敗是政治問題﹕絕大部分的教師都是教協(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的成員,而教協成員絕大多數是反中的泛民分子,既然控制不了教協,任何政治教育只會是傾向於反中的一方,而課程內容越是多角度思維、越是更多的討論和任意性,越是不利於政府和政治穩定。
通識教育的本意是好的,然而不顧現實,盲目地一意推行,這是空中樓閣,把大廈建築在浮沙之上,必然塌下,這是科學,科學構成了必然性。因此,今日大量青少年的投入反中,正是根於當年錯誤教育政策造成的惡果。
然而,讀者不禁會問,究竟政府應該採用甚麼政策,方才可以把教育撥亂反正呢?是不是取消通識教育,重新把中國歷史列入必修科,便可解決問題呢?
這當然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大錯已經鑄成,小修小補的作用太小,奏不了甚麼效。事實上,錯誤政策是在回歸之後開始的。
在1997年之前,香港的愛國教育,根在俗稱的「左治五世」中學,即5間愛國中學,分別是漢華、培僑、香島、福建,和旺角勞工子弟中學(即今日的「勞工子弟學校」),其教員主要是愛國的教聯(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員。雖然這些學校並沒獲得港英政府任何的津貼補助,畢業生更受盡歧視,不能申請政府工,由於其教學資源不足,學生的英文水平也不高。然而,就是在這資源匱乏的環境,培養出大量的愛國分子,許多人更加成為了今日愛國陣營的穩定楝樑。
我質問一句﹕為甚麼在回歸之後,愛國學校的數目竟然一如既往,一間也沒有增加呢?所有政治上的障礙已經沒有了﹕政府可以津貼、畢業生可以申請政府工,再說,中國國內經濟實力不可與五十年前同日而語,當年尚可苦苦支撐,今日可以提供的資助是當年的十倍百倍……明明是形勢一片大好,為甚麼竟然要放棄這大好江山,垂手讓給敵方呢?
有人認為,回歸以後,愛國學校的歷史任務已完結了。但現實已告訴了我們,這想法是錯的,愛國學校任重而道遠,有必要大幅增加。
有人對我說,教聯的人才庫不足呀,培養不出足夠的教師呀。可是,現在不是一年兩年,而是22年過去了,只要有決心,22年有甚麼做不出來?如果今日有三、四十間愛國中學,其畢業生有著無數的中資機構優先聘請,今日的政治局勢,已是完全不同了。
再講專上教育。在回歸以後,大學學位增加了三分之一,而這三分之一的學額,集中於香港現有的大學。我再來質問﹕第一,為甚麼沒有人去創辦私立的愛國大學?第二,像北大、清華這些國內的一流大學,為甚麼不在香港設立校區,培養出愛國的大學生?
很明顯,回歸以來教育的失敗,並不在於現行教育系統,因為這是個行之經年的完善制度,有著強大的惰性,而這惰性是傾向港英政府的思想教育,由反中的教協去控制,不管現政府投入多少資源,也無法扭轉強大的慣性力。縱觀歷史,對付傳統慣性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另起爐灶,中國的優勢是,爐灶本來就在,不用另起,只要把現大的去擴大就是了,然而,特區政府在成立之後,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任由爐灶荒廢,資源卻去為他人作嫁衣裳,這自然是愚不可及。但更愚不可及的是,直至今天,還懵然不知癥結之所在,這終究是不讀中史之過,徒使後人亦復哀後人也!
如果問,今日才搞愛國教育,會不會太遲呢?現時的教育敗局,始自22年來的政策失敗,今日縱是吾今是而昨非,撥亂反正,也要很多年之後,才見功效。然而,正是「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生不得」,現在不去改革,以後將會更加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