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無懼創新科技的挑戰
自動化及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出現,便捷了人類工作,提升了工作及生產效率,但同時卻令打工仔產生憂慮。
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因斯就有預言,指自動化、大規模生產等科技減少人類的工作時間,令人類閒暇的機會增多,我們可「分配」到的工時估計是每天3小時或一星期15小時,這個預言似乎已在某程度上應驗了。
美國有一名受僱從事數據輸入的人士,利用程式悄悄地把工作完全自動化,令原本需要整個月完成的任務,縮短在10分鐘內完成,而且幾乎沒有錯漏,因而愧對僱主。
一直以來,自動化大多針對重複性的工種,例如存貨管理、數據資料輸入、例行報告的撰寫、圖表演繹、數據庫管理等。顧問公司麥肯錫早前估計,到2025年不少知識型工作也會受自動化、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取代,影響全球至少2.3億人或9%的勞動人口,牽涉全球薪酬的27%,即9萬多億美元。
因應科技對人類工作的影響,有美國總統大選初選候選人大膽提出,要向高科技公司徵收增值稅,實行還富於民,他持的論點是科技巨企如Google等的收入豐厚,但其母公司積極研發無人駕駛,可令多達350萬名年薪約4.6萬美元(近36萬港元)的貨車司機失業,這些司機普遍學歷不高,失業後生計將無所適從,應謀求這些企業的補貼。
謀求補貼的做法可圈可點,那麼,面對科技的浪潮,那些人可以安守工作呢?凱因斯認為懂得掌握技巧的個人或僱員便最為有利,而我則認為具備多元技能,能夠擁抱科技者便無懼科技所帶來的任何挑戰。
其實,創新科技已推動全世界進行巨大的改變,我們如何應對科技所帶來的衝擊,便需要政府、公私營機構,以至個人的通力合作,積極尋求共識,只要大家同舟共濟,便能創造更多機遇,帶來更優質的生態環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