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蘅:談柏林説香港:為什麼總是回味往日?

2019-11-11
 
AAA

BERLIN1.jpg

11月9日,柏林圍牆倒下三十周年,德國的紀念活動上了國際新聞。這確是德國人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標誌了冷戰結束、東西德的統一。然而,整個事件又是否百分百喜氣洋洋、皆大歡喜呢?其實,當中亦是包含苦澀的。

對於西德人來說,他們固然歡迎統一,但是面對要吸收一個失敗的經濟體,以及要引導同胞適應新的生活方式,他們卻感到負擔沉重,難免心生抱怨。東德人呢,整體來說,他們的生活水平的確日漸改善,然而卻也並不如意。東德人固然摒棄共產主義,但是面對資本主義自私、嚴酷的一面,卻也不容易接受得來。2004年的一項民調就發現,每8個東德人就有一個懷念柏林圍牆拆除前的日子。許多東德人失去安穩的工作,進行強迫再訓練計劃,並且要面對新的制度和消費文化,令他們感到難以適應和羞辱。社會矛盾更受2015-16年的難民危機刺激,令東部地區對難民反感,因而產生極右思想,德國過半的仇恨罪行(hate crime)發生在東部地區,雖然東部人口只佔全德20%。

想當初,多少東德人嚮往西方民主社會,千方百計要越過柏林圍牆,甚至出現「圍牆病」:圍牆的存在令某些人認為自己遭到禁錮,以致產生諸如精神分裂症、酗酒、憂鬱甚至自殺等心理和行為失序。可是一旦圍牆拆除,人們竟懷念起圍牆裏的生活。這固然是現實生活的各種磨難所致,但同時也是因為回憶會把一切美化,沉醉回憶,是對現實的逃避。當初東德人想衝出圍牆外,如今有人想返回圍牆裏,其實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不接受現實。

香港人何嘗不是沉浸在回憶之中?很多人總緬懷回歸前的美好,但,那時真的那麼好嗎?其實那個時候,人們普遍都生活艱苦,許多人十多歲就輟學打工,做的是地盤、工廠、熱廚房等低下階層的艱苦工種,省吃儉用,沒有名牌,沒有美食,沒有到處旅遊或其他享樂。當時的樓價,在今日看來確實很便宜,才十多萬就可置業,但別忘了,人們的薪酬也很低,我認識的一個女工八十年代每月只有900元收入,一家三口租一間房,租金已佔700元,只有200元生活費,但結果也能買樓。常說現在租金高,苦了年輕人,令他們難以置業,但置業從來都是艱難的,八十年代何嘗不是如此,當時的人只是因為勤勤儉儉,才攢到買樓的錢,哪像現在人這麼豪爽?現在的香港人生活改善了,城市繁華了,卻竟懷念起從前,這種心理其實與東德人緬懷柏林圍牆未倒的日子一樣。有的人不以為然,認為八十年代的香港是黃金時代,而共產下的東德是煉獄,其實是不是如此呢?只能說八十年代的香港是向上和自我感覺比較良好的時代,而共產東德自我感覺沒那麼好,但實情是,當那段日子過去後,不管怎樣,總有人懷緬。實情是,八十年代也有九七危機,當時的人也不見得心裏踏實,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代的難處,只是回憶令一切變得美好。

人們喜歡活在回憶中,又或寄希望於未來,而總想把眼前的一切打得稀巴爛。東德人想突破圍牆,摒棄共產,心態上又與當下香港的攬炒有一脈相通之處,不就是想打碎舊世界,換來新天地嗎?東德人的新天地尚有西德做樣板,香港人呢,時代革命後的香港到底是什麼面目,有誰說得清?香港人面對的現實是嚴酷的,貧富懸殊、產業老舊、轉型乏力,可是打爛現有的一切不等於解決問題,迎來美好的明天,而只會使原有的繁華加速凋零。同樣,沉緬於回歸前的年代也將喪失前進的動力,變得諸多埋怨,只有直面現實,不怨天、不尤人,才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