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正察:香港人:活得長,死得好
長輩患上重症,家人躊躇不決,不敢告知其真相,未知老人能否承受。壯年親友分秒必爭,試盡各式療法,但面對死亡的百般滋味,病人如寒蟬僵鳥,怕淪為家人負擔,情緒受盡壓抑。在晚期不可逆轉的關頭,醫生詢問還要繼續搶救和治療嗎?家屬於是愁雲慘霧,天人交戰:我們放棄治療,是不孝還是不義?但目睹摯愛在病榻插滿喉管儀器,難道人生最後時光,也不能安詳渡過?要是在長輩神智清醒時問他意願,他又會想怎樣?
醫社合作的重要
政府近期為晚期照顧立法建議展開公眾諮詢,當中針對「預設醫療指示」修訂相關條文,鼓勵患晚期疾病者預早與家人達成共識,訂立臨終前的治療方案,安詳地走最後一段路。由於「預設醫療指示」現時只列在普通法中,與其他有法律效用的條例有潛在衝突,於執行上易躑躅不前,故引發是次的立法建議。
晚期照顧,遠非坐以待斃。醫院管理局多番強調,過去十年一直都有相關發展,如發出醫護人員指引或推出《紓緩治療服務策略》等,肯定晚期安排的重要性。但當今天我們只有少於五成的醫生服務於公立醫院,卻要處理本港超過九成的住院個案時,醫管局發出通牒:我們需要強化社區服務,支援病人和其照顧者,以減少不必要的住院,避免加重整個制度的負擔。
在目前側重住院治療的醫療體制中,加強與社區護理的整合,正正也是最新施政報告中推展基層醫療健康的重點策略。放進晚期照顧服務的討論中,我們又應何從入手,讓病人家庭在死亡的議題上有更多的選擇和援助?
獅城的啟示
新加坡和香港的起步點相約,都是在過往十年開始推出晚期照顧政策和措施。今天獅城所登記的「預設照顧計劃」* 有超過一萬六千份,比起香港醫管局所紀錄的五千多份「預設醫療指示」高出兩倍有多。新加坡慈懷理事會項目總監朱慧兒女士在港分享醫社合作經驗:「我們了解醫院非討論晚期照顧的最佳地點,故需要不同的社區介入點、以多重手法,讓跨界別的專業人士參與進來,尋找適當時機,引發公眾討論。」
參考美國Respecting Choices的循證模式,新加坡推出名為 Living Matters的全國預設照顧計劃,至今已訓練超過一千名社區推廣員,當中包括社工和護理員等,有系統地為有需要的病人和其家屬開展對話,成功將服務托展至社區核心。公共衞生學者楊永強教授同場回應,香港社區晚期照顧不乏有心人,服務卻十分零散。由於死亡總是令人措手不及,社區必須預先建立有效聯網,讓市民無論任何時候也求救有門。
必上的一課
俗語有云,「未知生、焉知死」,似乎中國人傳統上對死亡有關話題皆有所避諱。然而生老病死是自然過程,晚期照顧對每一位港人而言,不論是自身或是作為照顧者均十分貼身。尤其香港人的壽命為世界之冠,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達至八十四歲,活至耄耋之年不再是天方夜談,人到晚年百病纏身卻是常態。研究指出三分之一的港人死亡源自癌症,另外三分一的主因是其他長期疾病。這表示在我們大多數人當中,死亡不會是突發事件,而是在我們人生盡頭亦步亦趨的一個過程。由患者確診至逝世後的殯葬安排,當中對於病人和照顧者於身、心、社、靈上的挑戰,以至對每一個家庭的衝擊,筆墨實在難以形容。
食物及衛生局官員較早前在公開活動時表示,明白立法措施只是冰山一角,但是填補法律漏洞是先決條件。政府公眾諮詢將於十二月中結束,唯盼市民把握機會,向當局反映訴求,讓香港人能安享晚年的「千里之行」,在多年來各界辛勞耕耘下,終能凝聚社會共識,「始於足下」。
* 預設醫療指示:指以書面作出的陳述,訂立人在精神上有能力作出決定時,在陳述中指明自己一旦無能力作決定時所拒絕的治療。(政府文件)
預設照顧計劃:指患有嚴重疾病的病人和家屬與醫護人員透過溝通,考慮到疾病的預後、治療的利與弊、病人的價值觀和意願等因素,來商討日後病危時的醫療及個人照顧計劃,包括設定預設醫療指示。(醫管局指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