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鳴:香港還會好嗎?
三聯書店上月出版《香港故事》一書,據說本來準備搞一個首發式,因時局動盪,首發式告吹,我是直接從主編閔捷女士手上拿到這本書,扉頁上有她的親筆簽名,一手清麗俊逸的硬筆行書,不愧是北師大中文系才女。據介紹,書中的50個故事,是從新華社香港分社去年創辦的「香港故事」欄目中精選出來的。閔捷在該書「後記」中寫道:「如果你想深入了解香港,如果你想避開『水泥森林』找個特別的角度進入,本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讀懂香港的50個獨特註腳,讓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香港』。」顯然,這本書主要是寫給外界、包括內地讀者看的。但我覺得,對於香港人,特別是土生土長的年輕一代,這本書也值得一讀。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她自己的故事,香港開埠迄今170多年,歷史不算久,故事卻很長,內容獨特舉世無雙。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女士給《香港故事》寫的「序言.香江故事憑誰訴」中第一句話「香港是本難懂的書」,她寫道,6月以來的「修例風波」,暴力的升級、持續的騷亂、起伏的人心,讓讀懂香港「難上加難」。我對此深有同感。其實,我認識不少在香港新聞界打滾二三十年的資深同行,不少土生土長的老香港,面對今日黑衣之亂,同樣感到困惑迷茫,「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徬徨」,慨嘆連自己也不懂香港,正如盧女士所寫「很多人在憂心中發問:香港還會好嗎」?
令香港成為香港的力量
又是一個令人煩躁不想打開電視看新聞的周末,我展讀這本《香港故事》,看到一個個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場景、熟悉的人物,細味一個個近在身旁耳熟能詳的故事,當中所蘊涵那些似乎已經遠去變得模糊的信念,那些令香港成為香港的力量,令我感動。
《香港故事》內容分為五個部分,包括風物地理、歷史天空、人物志、眾生相和生活百態,沒有全景式的宏觀場面,只有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市民娓娓訴說。讀《香港溫情記憶:轉角遇到報攤》,想起曾經凌晨到灣仔和旺角巡視報攤,查看第一輪出廠報紙銷情的日子。報攤在香港報紙行業具有獨特地位,一個小小報攤既是報販一家幾代人賴以維生的天地,也是香港各大報紙發行的兵家必爭之地。讀《張愛玲與香港的半生緣》,記得當年張愛玲去世消息傳來,各大報章紛紛推出專題介紹這位上海才女的傳奇一生和寫作成就,特別是她與香港的緣分,印象最深的是某報編輯將張愛玲兩部重要作品融入新聞標題:《秧歌絕唱 半生緣盡 張愛玲去世》,後來獲得報業公會年度好標題獎。在《眼科醫生周伯展:讓光明照進心田》一文中,周伯展醫生介紹他20多年來到內地參與視覺第一、亮睛工程等慈善公益活動,一個播種希望、奉獻光明的仁醫形象躍然紙上。其實周醫生還是一位筆鋒犀利的時事評論員,中英文評論文章經常見諸報章,兩年前出版評論集《眼醫看香港》,不知道有沒有贈書閔女士?還有《一位女大學生的「詠春情結」》,我很想知道,那個自小跟隨祖父學詠春,去年在中文大學修讀法律博士課程的女大學生,開拳館傳承詠春的夢想是否已經實現?除了以上幾篇,我比較喜歡的還有《深水埗的記憶鏈》、《慈善家田家炳:詩禮傳家、大愛濟世》、《一位香港菜農的朋友圈》、《香港美食中的武俠情:探訪射鵰英雄宴》等等。
《香港故事》作者之一殷曉媛在她的「手記」中說:「其實香港從來都不缺故事,少的是願意靜下心來聽故事的人。」的確,香港人總是太忙,有人忙於學業,有人忙於生計,有人忙於事業,忙得沒有時間轉身看一眼遠方的風景,沒有時間回頭看一看自己走過的路。在這充滿焦慮的日子,如果有人願意靜下來聽,我相信,這50個「香港故事」總有一個能讓你感動,也許還會讓你覺得,香港不至於變得太差吧。
文章原刊於《大公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