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祥:民間自救

2019-12-02
陳景祥
資深傳媒人
 
AAA

434.jpg

周日區議會選舉有290多萬港人投了票,創造了逾七成投票率的紀錄;跟其他地方的大選不同,區議會這一票作用有限,因為它不能換政府,也改變不了目前的政局。它最大的「用處」,是香港人表了態,用選票向政府發出了最明確的信息。

區會這票最大用處  是港人表了態

當政府不作為的時候,民間唯有自救,踴躍投票也是自救的一種方式。自反修例風波以來,民間提出了不同訴求,政府都置若罔聞,市民至今仍然上街,其中有些是同情勇武派,大部分則是對政府的表現不滿。區議會選舉投票是一次集體表態的機會,支持非建制派候選人,就等同反對政府、向政府投「不信任票」。

表態式的投票,最經典一次要數2012年因特首選舉唐(英年)、梁(振英)之爭而組織的一場「民間普選特首」投票。當年特首之爭,民意認為唐梁皆非理想人選,於是有人認為選委應以投白票的方式令選舉無效;當然,此議不為「有關當局」接受。結果,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策劃了一場民間全民投票──這場投票其實毫無作用,目的只是讓市民表態;當時港大民研估計投票人數約有5萬,結果逾22萬人參與投了票。我當天也去投了,現場所見,票站頗為簡陋,但等候投票的人甚多,排了一條長龍(就像周日一樣)。投票的都知道投下的一票毫無意義,但仍然去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表態。

泛民壓倒性戰果  顛覆地區政治生態

區議會只是地區諮詢組織,沒有決策權,但區議會是香港最基層的政治架構,是有志從政者的起步點,故此每屆區議會選舉參選者雖然都有一套地區工作政綱,但政治議題往往發揮更重要作用。

這次區選的政治作用更明顯,對反修例風波的立場,成為了候選人的政治標籤。選前估計泛民會佔優,但一面倒的結果仍然令人意外──泛民除了可控制17個區議會,300多名議員(非建制的取380多席)取得的資源和地區網絡,徹底顛覆了地區的政治生態,這個戰果將成為泛民陣營日後擴展勢力的基礎,也可以為明年立法會選舉提供大量助選樁腳。

香港的權力結構並非由選民決定,但每場選舉都會對政局產生影響。剛過去的區選泛民陣營大翻身,結果非常震撼;記憶之中,相類近的一次是1991年立法局首次直選,18個議席民主派取了17席,佔了大多數,港同盟(民主黨前身)得議席最多,此役奠定了民主黨的龍頭地位。事實上,這次區選的大贏家仍是傳統的泛民政黨(民主黨和公民黨)。

區選結果對平息街頭暴力作用不大

反修例風波的抗爭強調無大台、無領袖;街頭運動可以無大台,但如果要影響政局、在體制內抗爭,民意總要透過體制內的機制才可發揮力量。很多在反修例風波中的積極分子,及部分曾經被捕的人,都在這次區選當選,從街頭走入議會,將會令政府相當頭痛。無大台的街頭抗爭,政府還可以用警力鎮壓,議員在議會內爭取,政府就必須回應他們的訴求。

這次泛民在區選大翻身,「得力」於反修例風波的街頭抗爭,未來在議會內,他們肯定會延續「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以及「不與暴力割席」的立場,對政府來說,這意味着要止暴制亂的難度更大,街頭的暴力衝突也不會減少!換句話說,區選結果對平息街頭暴力不會有太大作用。

香港問題「國際化」  京立場只會更硬

對北京來說,區選結果應該令它們始料不及,愛國愛港陣營經營多年的地區網絡幾乎瞬間瓦解。北京把反修例風波定調為外國勢力插手策劃,但從區選結果來看,大部分選民似乎並沒有受影響,他們仍然把票投給泛民及支持街頭抗爭的候選人。

在這種氣氛底下,北京更不願意以柔性手段處理當前的危機,因為不願示人以弱,向「反中亂港」者讓步;然而,如果以更強硬的方式應對,街頭暴力更難有消退機會,過去幾個月大家見慣的衝突場面應會繼續出現!

區選前夕,不少人擔心政府會以各種理由推遲甚至取消選舉,避免建制派大敗,也希望避開強大的民意壓力(泛民成為多數派)。結果區選如期舉行,在和平有序的情况下完成,令特區政府避過了「取消選舉、意圖扼殺香港民主」的指控。

西方主流媒體的報道,把原來只負責地區諮詢角色的區議會選舉,「升級」成為港人爭取自由民主的標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彭博等都作了大篇幅報道;可以想像,如果特區政府取消了這場選舉,香港「國際形象」肯定會大插水!現在香港的「國際形象」保住了,但是香港的政局卻更加複雜。

經西方媒體密集報道,香港的街頭抗爭已經成為爭取自由民主的象徵,區選結果更進一步強化了這個形象,可以說,香港現在已經置於國際社會的「高度監督」之下;美國的人權民主法案、歐洲的人權獎、國際媒體的「風雲人物」等等,香港都會陸續成為主角。香港問題「國際化」,北京對香港的立場只會更加強硬。

反修例風波持續了約6個月,政府一再錯過平息風波的機會,結果是社會矛盾愈積愈深,到現在已經很難有一個徹底解決的方法。區選結果傳達了清晰的民意,但對解決眼前困局並無幫助,相反只會令問題更難解決。

泛民在區選取得壓倒性的戰果,再次證明單靠用警隊止暴制亂的方針不奏效,民意是否可以令特區政府和北京重新審視以其他政治方案去打開困局?看來機會不大,香港將會繼續深陷困局。

在投票前的約一周,有些社區開始出現街坊合力清理路障的場面,雖然間或發生衝突,但居民那種親力親為希望恢復社區秩序的決心十分清楚,他們不願坐視,也不寄望政府,而是希望以自己的力量自救。

建制應明白與民意對着幹沒好下場

建制大敗之後,應該明白「盲跟政府」、與民意對着幹是不會有好下場的;痛定思痛,建制各黨派、工商界會否聯手向北京表達,對香港政策必須更靈活、更包容?建制陣營的豐厚資源,可以在房屋、協助弱勢群體等方面更積極有為,穩住約41%的支持者。更進取的,是游說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為拯救香港踏出第一步。

 

文章原刊於《明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劉業強希望各位市民特別是鄉郊居民,能夠在12月10日星期日的區議會選舉中把握手上的一票,投選心儀的候選人。

    劉業強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