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逆戰救兵‧影評】李美:特效出色 僅此而已
《1917:逆戰救兵》劇照
《1917:逆戰救兵》獲金球獎加持,贏得最佳電影(戲劇組)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不知是否光環效應,影評界也好評如潮,惟在筆者看來,本片除了「一鏡到尾」的特效出色,其他都乏善足陳,堪稱是一無是處。
事實上,「一鏡到尾」長鏡頭(long shot)早非新鮮事物,由2014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飛鳥俠》,到2015年柏林影展銀熊獎的《一鏡柏林》,以至2017年日本的《屍殺片場》都曾用過;再說下去,2017年韓國的《惡女》、2017年中國的《芳華》、還有遠到2004年香港的《大事件》等,個別場口都有運用長鏡頭特效,因而大大強化了相關動作戲碼的緊張氣氛,製造了前所未有的一口氣連貫震撼感、壓迫感、窒息感。《1917:逆戰救兵》的「一鏡到尾」之所以異軍突起,乃首次將此一技術如斯徹底、如斯嫻熟地套到戰爭片裡,是故電影界嘖嘖稱奇、刮目相看,就連史提芬史匹堡都讚:「這是部非常革新、突破的電影。」
究竟怎樣「一鏡到尾」?這肯定是吸引觀眾入場的一大賣點,看看導演如何製造有如石破天驚的鏡頭效果。不過,有兩點必須強調:
首先,所謂「一鏡到尾」其實是「假」,因為片商早就揭曉,本片並非真箇連續119分鐘開機拍攝所成,而是分開65天拍攝,後期再用後期特效串連出來,其中最長一鏡只有9分鐘,比上述提過的好些電影「長鏡頭」還要短……當然,退一步說,觀眾入場細察到底甚麼時候「穿崩」,即甚麼時候是「接駁位」,某程度也饒富趣味的,是故片商亦不介意自揭真相;惟無論如何,這種「假一鏡」的「含金量」難免大打折扣,縱或不影響票房表現,但就肯定影響「革新、突破」性質。
此外,本片為了引入「一鏡到尾」的拍法--姑勿論真假,即使在氣氛和噱頭上確然成功,但對於故事表達卻實在犧牲太多、太多。其實,早於入場之前,筆者已質疑,「一鏡到尾」能夠用諸一戰嗎?畢竟,戰爭片總是規模龐大,場景亦大;結果一如所料,電影為了「硬入」一鏡,結果於此方面無奈變得不合情理......具體情況,留待後面「完全劇透」部分詳談。不妨透露的,乃觀眾大可著眼「時間感」與「距離感」......
然而,本片的最大問題,還在於過份強調以至賣弄「一鏡到尾」技巧,卻渾然忘卻其他重要元素。譬如言志,自編、自導、自監的Sam Mendes表示,電影改編自自己祖父的親身經歷,並謂希望大家多加留意一戰,而非集中二戰之類;可是,縱觀全片,卻不見得電影增進了觀眾對一戰認識,包括渾沒交代戰爭的來龍去脈,就連為何英軍會在法國跟德軍開戰,也沒有任何一句補充說明。至於角色,選來兩位經驗尚淺的年輕人擔崗,表面上是冒險之舉,實際卻是毫不礙事--因為,電影對他倆的演戲要求少之又少,無須交戲太多;更甚是,連帶其他大名鼎鼎的演員,好像「奇異博士」Benedict Cumberbatch、奧斯卡金像影帝Colin Firth、實力派老戲骨Mark Strong等人,相關人物設定也毫無發揮空間,不過是用作過場的「大茄」罷。談到劇情,除了因「一鏡到尾」而令故事推進奇怪,連帶感情線亦十足單調、十分薄弱,僅靠區區幾幕撐住,況且有些場口更嫌突兀.......由言志到言情,電影固然皆有交代,但交代也有高手與低手之分,絕不能單單「黑屏白字」寫上「戰爭很不該」,觀眾及影評人就要拍爛手掌大讚電影說教出色......
環顧金球獎及奧斯卡的最佳電影候選名單,要談技術層面《1917:逆戰救兵》確然技勝一籌,但其實《愛爾蘭人》亦未太過輸蝕,更莫說在劇情、人物、言志等其他方面,本片且毫不突出、以至並不合格......某程度言,在提名名單上,筆者會大膽說本片敬陪末席,甚而根本不應納入提名!要談一戰,去年的《不老的戰跡》,便為一齣媲美經典的佳作,不論戰事描述,抑或言情言志,都比本片優秀太多、太多,其最大敗筆僅限不以商業片定位,但筆者還是推介大家一看,一看便知兩片差距!
(注意,以下完全劇透)
《1917:逆戰救兵》劇照
《1917:逆戰救兵》講述兩名年輕士兵Schofield(George MacKay 飾)和Blake(Dean-Charles Chapman 飾)被委以重任,要在一天內潛越敵陣去通報己軍煞停進攻,不要誤墮德軍佯裝後撤的詭計,殃及1600名包括Blake哥哥在內的同僚。
「一鏡到尾」的拍法,基本要求「時空同步」,也就是說,戲院內的觀眾每看一秒,都相當於電影的一秒,因而也會限制角色難以費時失事地長距離移動。故此,許多「一鏡」場口都局限在狹小場景,譬如《飛鳥俠》、《屍殺片場》都僅在片場內外遊走,《地球最後的夜晚》更有一幕全程好幾分鐘「一鏡到尾」拍角色如何坐纜車從山頂一直滑到山腳……如果換做正常電影,只消交代角色登上纜車,然後馬上剪接跳到落車便成。
前文說,要留意本片的「時間感」和「距離感」,正冀帶出電影如何「遷就」「一鏡到尾」而犧牲時空感覺。畢竟,劇情主軸是談小兵如何在一天之內傳訊通報——要將「一天」的事情濃縮到「119分鐘」講完,根本便與「一鏡到尾」完全矛盾!當然,電影是「假一鏡」,好像插入Schofield昏倒和乘車等情節,無疑有助「修補」時空感覺,為他賺取更多「移動里數」;可是,目睹兩人深入虎穴,理論上到達敵人腹地之後,轉頭又見自己盟友一車一車地出現,觀眾難免滿腦問號:既然危險的彼岸已有盟友,又何須冒上風險穿過戰壕,而非乾脆交由那條軍隊傳訊?另外,在Schofield短短地乘車之後,他先後到達廢墟、再遭激流沖走,便很快抵達森林,找到他的目標隊伍。在「一鏡到尾」的鏡頭下,這趟旅程也太快、太短了吧?因為上述大量場景之穿梭,主角們近乎幾步路、幾分鐘便完成!極端地言,觀看本片,誠不能用「時空同步」的觀念來看,而須用上「天上(現實世界)一日,地上(電影世界)一年」般用至少「x2」的倍速意識,進而加上中國畫「咫尺千里」般角色每移一步便等於移動一米來看待!其實,只要電影反璞歸真,切實透過傳統剪接技巧交代時空轉移,上述問題就可簡單迎刃而解!
堅持「一鏡到尾」的玩法,也令電影浪費不少篇幅在「移動」方面。當然,起初看到兩兵跨越戰壕,危機感、壓逼感確然一流,完全帶出一步一驚心的感覺。這誠是電影一大賣點,重在帶出孤軍深入的恐怖感。不得不讚的,還有背景音效的運用,帶來猶如恐怖片的驚慄效果——事實上,全片身陷未知危機的驚慄戲碼,就比槍林槍雨的畫面還要多。可是,愈到後來,尤其愈是深入敵陣,主角們卻愈似放下戒備。包括,在火光下見到人影也不舉槍警戒,又或完全投入欣賞櫻花的情懷、在過橋時大動作暴露人前而非潛行,甚而會在兩軍空戰時於室外輕鬆觀戰……到飛機墜下,Blake且見孺子入井般救出機師,有認為這是兩位「大男孩」的「兩小無猜」真摯表現,連帶他倆「走入大觀園」般「郊遊」敵陣也作類似解讀;之不過,一位已有若干指揮權力,一位則獲勳章嘉許,意味他倆實非甚麼菜鳥,而事實上Schofield也在危難時果斷擊殺了至少三名敵人。換言之,為何他們要「零戒備就零戒備」如男孩,「需要勇武則馬上勇武」如英雄?這種劇情安排,多少跟原先人設有所出入。劇情之失真,亦包括Schofield擁有「荷李活主角」的「英雄神威」,被炸、被射、被淹都殺他不死,換作別人肯定九死一生……
其實,在渲染氣氛方面,本片亦嫌過份依賴以至濫用音效。例如Schofield目睹(欣賞)廢墟火光時響起悲壯音樂,到發現人影朝自己射擊則響起緊張音樂;到Schofield遁入室內逃過追補,音效就馬上停止予人窒息感,惟當槍手遠去、Schofield轉身想調查室內,緊張音效又立即響起——可以說,全片的「氣氛」,皆很大程度由音效帶動,導演冀用音效來「教」觀眾何時應緊張、何時應輕鬆……然而,早於Schofield逃到屋內,他早應對室內一切高度戒備了吧,何以「轉身」之後才忽然「轉念」想到,由音效「教」大家「原來室內也危險」?
「一鏡到尾」還犧牲了傳統的鏡頭運用,特別是難以大特寫捕捉演員的表情。綜觀全片,感情戲碼也相當薄弱。片中的感情主軸,乃Blake的尋親之情,但全片卻僅僅花了三幕塑造,一是起初交代傳訊原因接受任務時,下次已跳到Blake的臨別遺言,而結局則以Schofield接下遺願、順利找到哥哥圓滿——以此區區三幕貫穿全片,不可謂不單一兼單薄吧?中段電影誠有加多一條感情線,即Schofield在廢墟找到戰時餘孤。不過,這一情節也處理拙劣,彷彿編導覺得全片欠了「戰爭苦了百姓」的批判,才刻意兼突兀地補加一段;但問題是,單靠一段就想有效言志,會否太便宜了呢?況且,片裡還引用最煽情的「一婦一孺」設定,且還涉及女人喚住男人不要走、男人手抱嬰兒展父愛等安排……堪稱是「沒有最老土,只有更老土」,手法之俗套實在令人汗顏。至於第一主角Schofield的背景若何?他跟戰場外的親人維持甚麼關係?電影也僅僅用一兩幕來草率「交代」——這是名副其實的「交代」,單有觸及而力量欠奉。
戲中的鏡頭運用技術誠值一讚,甚至不時刻意賣弄拍攝技巧,如360度在激流圍住主角拍攝、鏡頭會在歌唱人群之間穿梭,而當Schofield和Blake遇上水坑繞圈行,鏡頭則沿直徑穿過水坑等等。可是,凡此種種,對劇情、對人物、對氣氛,又有何昇華作用呢?就如「一鏡到尾」,在本片不單毫不必要,且還是有害無益、把其他更重要的元素犧牲掉……
本港片商「逆戰救兵」之名,明顯是攀附《雷霆救兵》,但多少也凸顯到「逆轉戰果」的性質。不過,相關「逆轉戰果」有多重要?除了救回親人、救回1600人的性命,一旦這場戰役無法逆轉,對整場一戰又將帶來甚麼巨變?電影解說是零。畢竟,這個故事僅僅改編自Sam Mendes祖父的個人經歷罷,不等於說這「逆轉救兵」居然大到可以「逆轉一戰」。故戲中的重點擺位,不是說小人物如何改變大歷史,而是描述年輕小將怎樣不辱使命、孤獨冒險完成任務——也由於此,電影不惜無視言情、言志上的蒼白。顯然地,這跟《雷霆救兵》要帶出的道德兩難、小隊成員間的感情羈絆,層次無疑大不相同。另外,這亦令電影缺乏一戰感覺,除了戰壕、服裝、武器等等(包括早段略過的荒廢坦克),就再沒筆墨描繪一戰時空的資訊,有別於《珍珠港》、《中途島戰役》般以經典大戰入題;某程度上,要說本片是「隨便一場戰爭」而非一戰,亦恐完全成立。然則,荷李活將電影命名《1917》,到底這一年有何特別、有多重要?觀眾步出戲院後難言有何增進。其實,電影不見得是用戲中內容來補白「1917」,而是反過來用這個戲名來告訴大家本片以一戰為背景……
筆者給予《1917:逆戰救兵》3星的評價,裡面有1顆星是專門嘉許「一鏡到底」及出色的鏡頭運用;如果將此技術成份拿掉,單論片裡的劇情、角色、言志等元素,本片則只值2星,甚至更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