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嶺:石油價格戰難以撼動美國頁岩油產業
3月6日,第八屆歐佩克與非歐佩克(OPEC+)部長級會議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成員國希望與以俄羅斯牽頭的非歐佩克石油生產國達成協議,每天減產150萬桶原油,約合全球1.5%的原油供應量,以應對新冠病毒引發的全球石油需求減少危局。
然而,俄羅斯拒絕了歐佩克減產救市提議,僅同意將原定於3月底到期的每天減產210萬桶石油協議延長,但遭到了歐佩克拒絕。雙方不歡而散,引發市場恐慌。
截至3月6日收盤,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 4月原油期貨收跌4.62美元,跌幅10.07%,報41.28美元/桶,為2016年8月以來的最低收盤價;布倫特5月原油期貨收跌4.72美元,跌幅9.44%,報45.27美元/桶,為2017年6月以來的最低收盤價,創出2008年以來的11年最大跌幅,衝擊波震盪全球石油產業。
為對俄羅斯不合作態度進行報復,3月7日,沙特國家石油企業阿美公司突然宣布大幅提高原油產量,降低銷往歐洲、遠東和美國等地的原油價格,官價每桶下調6至8美元(北歐降低8美元,美國降低7美元,東亞和東南亞降低6美元),折幅創逾20年來最大,以吸引客戶購買沙特原油。
全球石油價格戰硝煙彌漫。3月9日,國際油價暴跌逾20%,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盤中跌超33%,創1991年以來油價單日跌幅最為糟糕的一天,加上新冠病毒疫情衝擊,當天全球主要國家股市慘遭血洗,標普500指數一度觸發熔斷機制,哀鴻遍野。
3月10日,沙特再次放狠話,必要時擬在4月份增產原油25%至1230萬桶/日。此前,沙特表示,進入4月後,沙特的石油日產量會超過1000萬桶。而3月份,沙特的石油日產量僅為970萬桶。國際原油市場開始步入熊市。
新冠疫情成價格戰重要底色
沙特與俄羅斯打石油戰歷史上並非孤例,兩國地緣政治關係緊張過去也曾導致油價大跌,然而,這次的情況有所不同。
疫情爆發前,歐佩克預測,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會擴大,足以吸收美國所有的石油增產。這意味着歐佩克限制產量在穩定市場方面是有效果的。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新冠疫情危機急劇升級,工業產量、貨物運輸、以及旅遊下降導致的石油需求突然減少可能比最初評估的要高。隨着經濟活動和貿易繼續趨於停頓,歐佩克內部人士稱,全球石油需求近期每天最高可能會減少900萬至1000萬桶。
花旗銀行分析指,如果類似中國封城這樣的最壞局面蔓延,加上旅遊急跌,第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下降將高達每天1200萬桶,全球總體石油需求會比早前的年度預測每天少4300萬桶,或者說與去年相比每天減少300萬桶。
當然,一些國家儲備低價石油會多少掩蓋實際石油需求透明度。
俄羅斯恐難敵低油價之重
沙特在石油市場的位置舉足輕重,一直承擔着左右石油產量,視需求增減石油產量,穩定油價的角色,2016年以來與俄羅斯合作,控制石油產量,支撐油價,效果顯著。新冠病毒帶來石油需求下跌,兩國的合作按理應更為重要。
針對俄羅斯不同意限制石油產量,沙特宣布石油增產和降價計劃,油價一度出現歷史性崩盤。兩國鬧崩並不奇怪。去年12月歐佩克會議之後,俄羅斯每天增產凝析油168萬桶。歐佩克成員國對俄羅斯心存不滿。沙特認為,當初俄羅斯堅持凝析油生產不列入減產協議本身就別有用心。
俄羅斯對沙特同樣不滿。俄羅斯認為,俄羅斯與歐佩克在石油價格上進行了有效合作,但沙特卻遲遲沒有投桃報李,無論是軍售,還是能源投資,均未給俄羅斯好處。此外,兩國在歐佩克+會議上誰有更大話事方面也存在張力。
沙特不惜大打價格戰,明顯是施壓俄羅斯按規出牌,重回歐佩克+談判桌。這一招確實夠狠,令俄羅斯承壓很大。俄羅斯是資源出口型國家,石油價格下跌絕非好事,很可能使俄聯邦面臨預算赤字,導致盧布貶值。
這種擔心並非空穴來風。3月9日上午,繼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大跌之後,俄羅斯盧布隨即大幅貶值,由3月7日的1美元兌67盧布,降低至9日的1美元兌74盧布。
俄盧克石油公司評估,與歐佩克談判失敗可能給國家帶來每天1億美元的損失。俄羅斯金融界更為悲觀,認為損失或會更大。為制止可能出現的恐慌,俄羅斯央行已暫停國內市場的外匯購買。
一旦低油價持續嚴重累及經濟,普京的支持率將受到挑戰。
3月9日,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匯率下跌超4%至近四年低點。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截至莫斯科時間9日3時30分(北京時間9日8時30分),銀行同業市場上美元對盧布匯率一度達到1比73.47,為2016年3月以來首次突破1比73;歐元對盧布匯率一度達到1比83.77,為2016年2月以來首次破1:83。圖為行人走過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一家外匯兌換點的匯率顯示屏。(新華社圖片)
增產減價或影響沙特穩定
沙特政府試圖通過石油增產,彌補削減油價造成的收入損失。然而,在這場價格戰中,沙特本身也很難全身而出。事實上,在沙特這樣的國情下,石油增產和降價是一把雙刃劍。長期以來,沙特政府依靠石油出口特殊經濟模式,幾乎不向民眾徵稅,一直以來全民提供“從搖籃到墳墓”的高福利。民眾習慣於政府高額補貼,稍受影響便會招致不滿。
目前,國際油價已遠低於沙特政府需支撐政府支出的每桶80美元的價格。如果油價長期保持低位,必將減少支撐沙特政府預算的石油收入,迫使沙特政府壓縮新項目支出,削減社會福利,消耗原本可以用來發展經濟多樣化的資金,影響國家經濟多樣化進程,甚至重創沙特王儲薩勒曼著名“2030願景”計劃。
金融市場是最好的晴雨表。受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影響,沙特股市連續出現大跌。3月9日,沙特基準股指TASI開盤下跌9.5%。沙特國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的股價首次跌破發行價,跌幅逾9%。
阿美石油股價大跌有其特殊意義。去年底,薩勒曼親自出馬,力推阿美石油上市,許多人買了該股。毫無疑問,公司股價急跌將影響薩勒曼的聲譽。近年來,沙特內部派系鬥得你死我活。據報道,3月8日,薩勒曼拘押了可能挑戰其地位的三名皇室成員,其中包括現任國王薩勒曼的弟弟和他的侄子穆罕默德·本·納耶夫王子。
有理由擔心,一旦沙特政府不堪低油價重負實施緊縮政策,將對內政穩定造成衝擊。
項莊舞劍拉開三國殺序幕
2014至2016年石油大蕭條導致不少油氣企業申請破產,成千上萬人下崗。以沙特為首的OPEC成員國和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產油國雖然有效實施了OPEC+減產護價行動,油價也因此得以維持在每桶50~70美元之間。對沙特而言,與俄羅斯合作,有助於在美國石油產量大增之際,確保歐佩克的影響力。
然而,歐佩克想削弱美國的意圖卻發生了回火現象。由於頁岩鑽探技術更有效率,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美國頁岩油革命改變了世界能源版圖,美國最終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美國頁岩油份額繼續增長,沙特與俄羅斯的市場份額不斷遭美國擠佔。
俄羅斯通過與歐佩克的合作,在中東的政治影響大增。專家分析,普京這次在減產問題上拒絕讓步,有借題發揮,迫使華盛頓作出讓步之意。從根本上看,是對多年來原油市場份額被美國頁岩油取代的回應。換言之,俄羅斯拒絕減產無異於重擊許多依靠高油價生存的美國頁岩油企業,反應了俄羅斯決意削弱美國石油企業影響,奪回一些市場失地的用心。
去年10月,俄羅斯石油公司CEO謝欽在歐亞經濟論壇上質疑美國投資頁岩油的合理性,批評美國擴大全球能源市場份額並非通過經濟手段,而是政治方法。他對美國頁岩油產量過剩大加撻伐,強調全球石油五分之一的產量在美國石油制裁陰影之下,批評美國實際上將司法管轄延申到了其他國家。歐盟被迫遵守美國的制裁政策,而美國頁岩油產業成為歐洲市場制裁的主要獲益者。
綜上所述,俄羅斯表面上不與歐佩克合作,其真正目標明顯對準的是美國的頁岩油企業,也可能摻雜着報復美方今年2月對俄羅斯油企參與委內瑞拉原油運輸和銷售實施的制裁。誠如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項目總監艾米·賈菲所言,“如果你是俄羅斯,如果能夠擊潰美國的石油出口,就值得承擔三個月的價格衝擊”。
這次油價下跌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害很可能要比2008年或1991年嚴重得多,首當其衝的是華爾街,石油股跟隨油價一瀉千里,3月9日美國股市一度熔斷,跌近熊市,大的機構投資和個人投資均遭重創。
但美國石油企業,尤其是頁岩油企業,短期內不可能大幅減產。在已產生大量沉沒成本的情況下,油企必須保持產油以獲得現金流。即使現在的油價會使生產虧錢,但為了保持運營就必須產油。
美國石油企業已開始評估持續低油價的可能性。專家預測,如果國際油價長期低於每桶30美元,美國最終會減產石油,今年晚些時候美國石油產量將每天減少50萬至100萬桶。
2019年,全美石油業從業人員多達150萬人,其中94.5萬在加油站工作,油氣開採,加上後勤支援公司和油管運營單位共計47.1萬人。此外,煉油廠還有6.9萬人。原油價格持續崩潰對高負債的美國石油企業將帶來融資壓力。
據摩根斯坦利預測,如果油價繼續保持低位,美國一季度GDP可能會減少0.15至0.35個百分點。問題是,低油價能擊垮美國頁岩油企業嗎?
油價走低對美國經濟有何影響
3月9日上午,特朗普發推稱:“汽油價格降低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情!”這位美國總統的判斷沒有錯。在正常情況下,石油價格戰能幫助一些國家從低油價中找得到好處,既能助推經濟反彈,又能刺激消費者多用汽油,多半對經濟是好事。
根據3A汽車俱樂部統計,美國汽油平均價格已從每加侖2.45美元跌至2.40美元,一些州的汽油價格今後幾週甚至可能跌至2美元。專家預測,到3月底,全美平均汽油價格可能跌破每加侖2美元。今年春季晚些時候,美國大多數地區會跌至每加侖1.59至1.99美元之間。
可惜的是,今年的情況前所未有。新冠病毒擾亂了正常出行和經濟活動,全球航班取消,遠端辦公,公共活動減少,抑制了汽油燃料和航空燃料需求,這實際上也是油需急降的另一原因。
數據顯示,通勤上下班佔近半美國小車和輕卡里程數。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越來越多的公司要求員工遠端上班,機器人使用增加,開會也更多轉向雲服務,各地通勤上下班里程數急劇減少,美國社會能耗模式更多從交通耗油轉向了電力。由此判斷,低燃料成本未必能夠刺激工商界更多投資,也不一定能刺激更多汽車駕駛出行。
更為重要的是,二戰以來,經濟學家擔心的是高油價,而非低油價。每次經濟衰退都始於油價上漲。美國油氣產業以前經歷這些動盪的時候顯示出了韌性,但如今美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產油國,完全改變了過去作為純石油消費國的經濟態勢。相對於可能帶來的提振消費支出,油價下跌對經濟的損害會來得更快,更嚴重。
近年來美國已有不少油企歇業,德克薩斯等產油重鎮也一直在裁員。去年國際油價在55~60美元/桶左右時,美國申請破產的油企超過30家。加之,華爾街已厭於緩慢的石油投資回報,以及許多中小油企的高負債,一旦美國面臨石油產量下降,在石油板塊可能會出現破產、違約、失業、資本支出中斷和其他經濟混亂,其帶來的經濟社會壓力可想而知。
好在目前油氣開採和提煉僅佔美國經濟的1.7%,油企股票對大多持股人而言已經不像過去那樣重要。今非昔比,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甚至2000年代,能源股在股市中佔的比例要大得多,埃克森是全世界最有價值的企業,而不是亞馬遜、蘋果或微軟。除非油價長期低位徘徊,否則,很難撼動美國頁岩油產業的根基。除了石油價格對沖工具和地緣政治槓桿之外,美國手中還是有牌可打。
專家分析,2015年後,美國制定的資本約束規範有助於頁岩油企業應對目前的風暴。一些企業提高自動化程度,改進流程,借助資料分析促進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隨着實力較弱的企業難以獲取資本,一旦油價恢復,其生產資產通過市場整合會轉向更強大的企業,頁岩油產量的任何下跌只會是短暫的。
有分析指,俄羅斯會利用美國財政部對高油價,尤其是能源企業重度參與的高收益債市的一些關切做文章。美國會評估應對選項,或會考慮延遲國會業已批准的動用戰略儲備原油計劃,與澳洲等有石油儲備需求的國家進行合作,購買美國石油為他們進行戰略儲備。
專家建議,鑒於美國石油企業金融槓桿水準範圍廣,提高產業減稅力度恐不如提振信貸市場等其他直接干預措施有效,其中一項舉措是允許借貸機構向困難頁岩油企業貸款,提供流動性支援,將風險直接轉移到財政部。
低油價難望長時間持續
現在尚不清楚石油市場動盪會持續多久。雖然油價走低對能源消費者和工商業界是好事,但也會給產油地區和企業帶來損害。在石油價格戰和新冠病毒雙重打擊下,今年全球經濟出現衰退似乎很難避免。前些天,正如所預計的那樣,美聯儲緊急降息至近零水準,同時,還推出7,000億美元購債計劃。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價格戰持續,石油市場會感到許多疼痛,一些國家不得不應對低油價環境帶來的經濟和地緣政治衝擊。油價大跌將重創全球產油國,不消說,那些依賴石油的發展中國家,如尼日利亞、安哥拉和巴西也會面臨嚴重的經濟放緩。尤其是俄羅斯的盟友委內瑞拉,沙特的對手伊朗,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已經在美國制裁下艱難度日,外匯收入大幅下降,繼續下降將危及民生和國家安全。加拿大得油砂開發,出於環保和成本考慮已經步履蹣跚,亦將受到價格戰衝擊。
綜上所述,從中長期看,油價持續走低不符合沙特和俄羅斯任何一方的利益,兩國三年聯盟中斷也許只是臨時的。雙方劍拔弩張恐怕只是某一階段的地緣政治和石油戰略戰術考量,不排除雙方重回談判桌,再次達成妥協可能。
文章原刊於《經濟導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