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信:反對派初選破壞選舉原則

2020-03-24
劉信
媒體工作者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3-24 at 12.11.08.jpeg

戴耀廷有新動作,在區議會大勝後,立馬劍指立法會選舉,務求取得過半數議席,藉此控制議會。戴耀廷再一次利用民眾對政府的憤怒,試圖協助反對派奪得議會。反對派為了避免過去因為出選隊數太多,分薄票源,而令建制派成功搶灘,由戴耀廷再開始帶領討論初選的可能性。

劉信是反對初選的存在,初選是剝奪選民投票權的行為,我堅決支持梁國雄,但他在初選中落敗不能入閘,逼使我選擇其他候選人。戴耀廷現時指已經聯絡各區有意參選的候選人了解意向,希望尋找各個候選人都同意的協調方案。因為只要有一個持份者拒絕參加初選,整個協調機制基本上沒有存在意義。

當反對派在討論如何確保所有有意參選人的權利時,沒有人想過選民的權利,在一個民主制度中,最終選擇權在選民上,戴耀廷以至反對派,以什麼邏輯替選民設計制度踢走候選人。 

初選另一個問題是,不能提供足夠的機會讓選民選擇。過去幾次立法會選舉,都有候選人因為選舉論壇的表現,使自己民調從後居上大獲全勝。雖然未見朱凱迪就最近財委會通過18億元橫洲撥款大肆發聲,但當年朱凱迪卻因為宣稱橫洲有多宗黑箱作業事件而廣受關注,最終成為立法會議員。

同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單是上屆立法會選舉,原來知名度不高,但靠著選舉期表現而突圍而出的反對派例子多不勝數,由劉小麗到青年新政等等選舉期間的表現,對比整個反對派都相對亮麗,才有多個議會新鮮人進駐立法會的例子。

現時設立初選制度,讓民調較高的候選人有資格進入立法會配票程序,以現時的溝通情況來看,隨時要到5月才能真正有初選。屆時必然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一眾知名度較低的素人表現自己,優勢向本身的立法會議員及政黨傾斜。如果反對派有足夠的政治承擔,真的要為保議席,向這種制度妥協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事先張揚的「立法會好聲音」音樂會,基於社會觀感「現時不宜舉行」而宣布取消。這是合適的決定,也證明社會輿論發揮了監督作用,但願部分心有不甘的議員捫心自問,代議士的本職和正業是甚麼?這不是說不可以公開獻藝,甚至藉演唱為公益籌款,但十幾名議員齊齊化身歌手明星,猶如藝員名伶,這稱「跨界」明顯是過了界,失了分寸也有損本份,何其不智!

    沙千山  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