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之望:習題風波:對號入座只因心動
近日,另一宗教科書涉警察執法之習題惹來爭議——指這個習題違反了教育局「政治不帶入校門」之宣言。該句子連答案這樣寫:「警方施放催淚彈,把暴徒驅散。」
表面上,指控成立。但想深一層,卻是不然,原因很簡單,因為暴動罪行一直存在於香港法例第245章的《公安條例》之內,是自1967年就有的香港法例。因此,描述警察驅散暴徒(即參與暴動人士),只等同於描述一個正常的警察執法行動而已。正如教育局所言,有關教科書習題2011年已經存在。換做2011年的時點,這習題完全不會被認為具有政治爭議性。
那麼,為甚麼時隔九年,同一句習題又會變得好像過於政治化呢?
原因很簡單——對號入座,有讀者先入為主地認為該句子說的就是自己。根據警方資料,自去年六月以來,因涉及暴動、衝擊、刑毀、傷人、襲警等罪行被捕人士逾五千人,其中約半為學生,香港亦有大量自稱和理非人士支持這些被捕人士。換言之,香港出現了一個多數人自認站在犯罪者一方的吊詭的不尋常狀態,而這種奇特的社會狀態,完全是在媒體極端政治化、假新聞頻傳的狀態下產生的。
在正常的日子,一個社會不可能有如此多的市民自認是犯罪者的同伴。今日香港,卻不正常,縱然三唔識七,卻有不少人自認是陌生犯罪者的同伴,並把「驅散暴徒」四個字,先入為主地理解為「驅散自己或自己的同伴」。中國話成語「對號入座」,講的就是今時之人。
隨便上網一查,發現「對號入座」作為成語,比喻有些人沉不住氣,對於未點名的批評自己跳出來認帳。
現實中,被捕人士只有五千多,推測真正參與了暴動的人士極其量只有幾萬人,並不是多數。本來,習題內不存在具體點名的指責對象,根本不是指責任何對它不滿之人,而它所指為暴徒的對象,就其語境來說必然是確實違反了公安條例之人士。那麼,其實此習題何罪之有呢?
「風動、幡動、心動」是有名的佛家公案故事。話說,六祖惠能在廣州法性寺,適值印宗法師講經,兩名僧人爭辯,一人說幡因風吹而動,另一人說幡自己動起來。惠能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翻查舊版教科書,可知習題自2011年至今沒有變動過。習題沒動,詮釋卻改變了。說到底,一切是人自己心動的結果。心何以動?答案在政治宣傳。歷史上,玩弄政治宣傳最有名者希特拉,希特拉以政治宣傳令本國人憎恨猶太人和盟軍,結果是連場慘劇。是何慘劇,潘之望不想詳述。希特拉在其自傳稱,他這技倆學自英國人。這說明,政治宣傳不限國界,任何地方任何歷史時點都可能出現。倒是大家應該當心,自己的心有沒有受到了政治宣傳的吹動,變了心也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