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楓:結合跨學科學習,讓「戶外教育」融入教育制度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漁農自然護理署近日都因應疫情,關閉了多個康樂場地,包括渡村、濕地公園、郊野公園遊客教育中心等,使不少市民感到若有所失,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所謂「失去過才更懂珍惜」,政府正可利用戶外教育場所關閉、教師及學生又毋須回校的時機,與教育界人士規劃本港的戶外教育長遠發展。
讓學生走出教室,親身接觸社區及大自然,可對學到的知識更深刻,例如親身嘗試以數學知識去購物、以科學知識探索生態或務農,都可以是戶外教育的主題,香港教育仍缺少這些戶外教育機會。
歐美國家的教育系統早已主張學習經驗知識為主,書本知識為輔的「戶外教育」,例如芬蘭、美國、英國。有在本地成立「森林幼稚園」的英國名校墨爾文國際學校,就十分注重戶外教育,著重培育學生於郊野公園體驗求生技能,包括教導學生生火、建造木屋。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就主張培育學生戶外愛好,包括觀察天象、鳥類、種植等,認為有助將來學生從事理工類職業。
香港雖然設有「戶外教育營計劃」津貼,供中小學校申請,於指定營舍舉辦不同主題的戶外教育營,但計劃並非鼓勵定期課程,故需逐次申請津貼;對學生而言,只是如同每年一兩次的郊遊或歷奇活動,學習持續性及深度不足,教育局規劃為本港中小學設立定期及恆常的戶外教育課。
教育局可考慮與坊間的保育或教育機構合作,提供戶外教育的課程予中、小學生,例如世界自然基金會就定期舉辦One Planet 學校教育項目,涵蓋不同保育議題,為中、小學學生提供戶外學習機會,帶領他們於米埔自然保護區、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等地觀察生態,推廣濕地、海洋及可持續發展概念;部份課程更融入了STEM教育元素,例如教授學生觀鳥屋設計的原理,講解小屋顏色用料如何與自然融合,讓學生利用工具作觀測,體現STEM在日常生活的實用性。
目前本港仍未有一套戶外教育的中小學課程教學指引,教育局應評估有關的理論基礎、學科綜合模式、教學策略等,並結合其他學習內容例如STEM元素,著手制定有關指引,以訂定具體教材培訓教師作戶外教育,使疫症過後,戶外教育能有系統融入教育制度。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