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裕:冷戰遺產

2020-07-20
 
AAA

634343.jpg

不少人問以下兩個問題:一、甚麼是冷戰?二、會不會有第二次冷戰?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書本裏有的是,可以自己去找。第二個問題的答案言人人殊。不過,歷史過了幾十年,二十世紀美蘇冷戰的形態,是否就是二十一世紀冷戰的形態?歷史或許不會完全重複,半世紀以來,科技的進步,各國經濟實力的變化,全球人口流動的影響,都可能改變舊日的冷戰模式。然而,以前在歐洲戰線幾十萬大軍與幾十萬大軍對峙的劍拔弩張會否重演,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當年美蘇都有各自的經濟貿易體系,某程度可以「自給自足」。以蘇聯麾下的經濟互助委員會為例,成員包括蘇聯集團的歐洲國家成員,還有拉丁美洲的古巴、亞洲的越南。古巴的食糖,越南的大米,都可以藉着經濟互助委員會體制轉到歐洲成員國。蘇聯的石油,同樣可以賣給其他成員國,儘管這種形式的經濟是否有效益則是另一回事。至於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則以G7集團為核心,亦有自成一系的經濟活動。這種迹近「老死不相往來」的形態,建構美蘇兩大集團對峙之下的冷戰。

至於軍事力量,集團國家的對峙模式,再次出現的可能性,即使要發生,大概還要等一段不短的時間。寫到這裏,想起的是,美蘇在冷戰年代最受人注目的軍事發展是核武,兩國各擁上萬核彈頭,足以毀滅地球不止一次。一九六二年古巴導彈危機,美蘇攤牌前夕,美國各地教堂舉行為和平祈禱活動。美國把「防衛警戒狀態」升到第二級,即是「下一步是核戰」(next step to nuclear war)。那是美國歷史上唯一的第二級警戒,也是地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危險的一刻。連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幕僚,也趁開會的小休時刻,離開白宮跑出去買一旦戰爭爆發的應急用品。

美蘇冷戰留下物理上的歷史遺產,最著名的包括柏林的「查理檢查站」。可是,個人來說,一直覺得,古巴危機的十三天,才是令人不敢動輒興戰的冷戰遺產。那時,只要甘迺迪或赫魯曉夫心存一丁點的僥倖,人類歷史就可能永遠停在一九六二年。

 

文章原刊於《am730》。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8月底,由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傳記電影《奧本海默》在中國上映,這部獲豆瓣8.7分的電影引起了諸多中國觀眾的興趣。電影所表現的內容令人深省,作為美國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個人悲劇反映了冷戰時期美國科學家的政治生態。實際上,與奧本海默同時代的還有被譽為「蘇聯氫彈之父」的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維奇·薩哈羅夫,他們同為核物理學家,都為本國核武器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都遭到各自國家的打壓。不過,就個人悲劇的結果而言,奧本海默僅被吊銷了安全許可證,依然能夠演講和研究物理,而薩哈羅夫則被流放,其社會主義勞動英雄頭銜也被蘇聯政府褫奪。美蘇對科學家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昭示了冷戰的結局,美國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而蘇聯則走向解體。

    肖斌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