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立:如何用新思維詮釋,讓下一代喜歡中國傳統文化?
由美國迪士尼出品的電影《花木蘭》最近在全球上演,主演包括重量級華人影星劉亦菲、鞏俐、李連杰、甄子丹。這次從西方製作人角度演繹傳統中國故事,好評和批評都有不少,但無論如何,引起討論已為這套電影帶來很大鼓舞。
想起花木蘭代父從軍,「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故事,《木蘭辭》多年來都是香港的初中和高小中國語文科課文。中國傳統故事,當中情節有趣,易於讓小孩明白,同時具備警世、教化作用的例子比比皆是。
要啟迪小孩認識中華文明,把傳統傳承給下一代,始終需要找到一個「入門」,讓他們主動細味其中,將來長大了以後還會記得住。那麼該如何製造這個「入門」呢?
幾年前我在油麻地戲院觀賞了一場以兒童為對象的粵劇表演專場,在此分享一下。「起」、「承」、「轉合」都做得相當好。
「起」即是從熟識處引導兒童對節目的興趣。當天劇組準備了一套由西方寓言《北風與太陽》改編而成的粵劇表演,內容講述太陽和北風比拼,各自用方法讓路人脫下外套。
一眾小孩不一定看過粵劇,對這門藝術認識不深,相對來說《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對他們來說相信比較親切。「北風」打算起勁吹向路人,務使把他身上的外套吹走。「風」只透過感受,而不能看到。為了讓小朋友感受大風的場面,數個飾演風的演員拿著很大的旗幟,曳向飾演路人的演員,路人一邊把雙臂緊抱住自己,好使身上的衣服為自己保暖,一邊用武場的功夫,跳、滾、翻,逐一跨過迎面而來的旗幟,營造出人們遇上狂風時被吹動到翻滾的窘態。接著到「太陽」,照射路人,路人就用粵劇的造手,呈現自己感覺很熱,終於脫下外套,北風和太陽勝負已定,故事作結。
「承」就是解釋、推演。表演之後,節目安排一位「故事叔叔」和大家做解說,用他擅長的、小朋友聽得明白的幽默語言,解釋剛才的粵劇節目有許多「抽象」的元素在其中,例如剛才所說,風是看不見的,但演員可通過把一幅幅旗幟交織翻動,表達出「風」的強勁,之後「故事叔叔」示範粵劇常見的敲門、開門、跨過門檻、走進房子這些粵劇常會出現的情節,進一步闡釋粵劇造手動作中「抽象」的元素。節目成功運用觀眾熟識的故事,配上「故事叔叔」的親和力,「轉合」成鼓勵小朋友多欣賞、多認識粵劇藝術的目的,比較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白造手、武場的意義。
所謂「因材施教」,用「貼地」的手段和例子,容易帶領人們深入淺出認識故事和培養興趣。無可否認,現今的兒童瀏覽互聯網的時間比看書多,傳承傳統文化和民間故事,入門之法還需要與時俱進,用新思維詮釋傳統,讓大家覺得有趣味、有創意,傳統依然一樣是很有意思。
作者電郵: cheung_cheuk_lap@hotmail.com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