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祥:施政還有什麼要報告

2020-10-19
陳景祥
資深傳媒人
 
AAA

43432.jpg

今天原定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的日子,但在周一突然宣布押後,據她解釋,因早前整理了一系列措施,要求中央考慮及支持,她本月下旬將前往北京參與部委協調會議,因此決定押後施政報告的發表日期。

跟中央部委協調 不是定稿前要完成嗎?

大家以為要押後施政報告,是因為特首周三要出席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慶典,同場還有國家主席習近平,特首不得不參加。因「撞期」而要遷就領導人,押後施政報告一個星期已經足夠,但因為要中央支持某些措施而改期,卻連具體日子都定不下來,這豈是政府施政常規!

施政報告是未來一年的管治規劃,怎可能連重要的政策措施在公布前兩天仍然沒有着落,要臨急赴京磋商?如果要跟中央部委協調、爭取支持,不是在施政報告定稿前就要完成的嗎?

押後施政報告、連日期都不能確定下來,到底是特首的要求不獲中央重視,還是特首摸不清如何向中央爭取的途徑?香港經濟發展一直以私營企業主導,政府只負責監管及維持市場秩序,現在要融入國家發展規劃,必須向中央「攞政策」;遊戲規則已變,看來特首和各問責官員必須重新學習!

獨立檢討委會或已胎死腹中

不過,即使行政長官能夠如期在今天宣讀施政報告,公眾會對它有什麼期望嗎?大概不會了,因為以目前特區政府的狀態,能維持社會正常運作,不再出大亂子,也許已算得上「及格」,其他就不能再苛求了。

時間過得快,今年是特首林鄭月娥的第4份施政報告,如果她不連任,明年的一份就是告別作,基本上不會再有任何大動作,公眾關注程度也會大減。換句話說,如果林鄭月娥仍有什麼施政大計,就應該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內宣布。

去年10月正值反修例街頭衝突如火如荼,議會內泛民議員則「群情洶湧」,特首的第3份施政報告在開始宣讀不久即遭不斷而來的口號聲打斷,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唯有宣布休會,林鄭月娥最後只能利用視像宣讀施政報告,可說是創了先河!

在社會動盪、人心不穩的情况下,去年的施政報告基本上沒有什麼「亮點」,恍如一份流水帳,其中最重要的建議(沒有之一)是成立「獨立委員會」:「今日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會提出一些措施去處理社會最關注的問題;稍後我會邀請一些社會領袖、專家、學者,再深入、獨立地檢視香港的社會矛盾和須正視的深層次問題。」

後來政府宣布成立的是獨立檢討(不是「獨立調查」)委員會,然而一年過去,委員會仍然未能成立;無聲無息,建議也許是胎死腹中了。事實上,在建制派內也找不出願意擔任獨立檢討委員會成員的人選,可見行政長官的想法和港人的隔閡有多遠!

很多人想知林鄭如何回應香港角色大變

從去年10月至今,香港局勢不但沒好轉,反而更加嚴峻,北京出手為香港立《港區國安法》,引來美國和歐洲國家群起制裁,香港被美國取消「特殊待遇」,跟內地城市同等地位,從此香港的「窗口」角色不再,如何能發揮「接通世界」的功能也令人生疑!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內,行政長官如何回應香港的處境和角色大變,日後我們還可以如何發揮「兩制」優勢,很多人都希望知道她的答案。

港區國安法出台之後,街頭暴亂是沉寂了,社會秩序比以前大有改善,一方面除了是國安法發揮「威力」,另一方面是新冠疫情令執法部門可用「限聚令」作為驅散及控制街頭活動的「法律根據」,雙管齊下,局面算是暫時穩定下來。

但是民情對於政府從去年初至今的施政缺失始終要討個說法,沒有一個獨立調查,民意是無法真正平復的。現在社會氣氛逐漸緩和,但無法反映在選舉結果上,說明了港人仍然會以選票作為「抗議工具」以表達不滿;這樣一來,社會無法真正和諧,矛盾也無法完全化解。

陷入內外交困的殘局

香港現在陷入的是一個內外交困的殘局,過去我們有廣泛的國際聯繫,能夠穿梭西方國家和內地之間,政府把香港說成是一個Gateway,是中西之間的交匯點。很明顯,這個國際大環境已一去不返!

至於香港內部,我們的社會矛盾無法擺平,經濟復蘇也看不見什麼苗頭;疫情過後,才是香港真正面對考驗的時刻,屆時限聚令沒有了,執法部門如何「有效驅散群眾」?經濟活動逐步回復正常了,但我們靠什麼去為經濟重新注入動力?旅遊業?科創?還是房地產?

以前,我們認為香港的私人市場充滿活力,只要政府提供條件,私營企業自會找尋機會,毋須政府插手。但現在香港國際化、面向世界的優勢已無以為繼,融入國家發展規劃,配合「十四五」(第14個五年規劃)、投入大灣區,全部都是中央政府主導的計劃,香港應該如何參與,可以有什麼角色,相信連政府官員都無法說出個所以然。

難再有大動作 來年最主要紓解民困

本屆政府雖然仍有一年多任期,但由於決策連番失誤,無法得到香港人支持,形勢所限,本屆政府已經「提早」成為看守政府,施政很難再有大動作,也不宜再制定任何長遠計劃,因為缺乏民眾認同,任何計劃都很難得到議會和公眾支持,即使建制派也未必願意跟政府站在同一邊。

未來一年,政府最主要的工作應是協助港人度過疫情下艱難的日子,好好運用8000億元財政儲備紓解民困、扶助中小企業。相比世界其他政府,香港最大優勢就是坐擁豐厚儲備,足以在困難時期向各類有需要幫忙的民眾伸出援手。

疫情令百業蕭條,失業問題將會迅速惡化,政府不能再拒絕設失業援助計劃。現任勞福局長只懂福利,對勞工問題認知不足,一而再地拒設失業援助,將會為政府製造另一場政治危機。當務之急,政府應設一個專責小組盡快提出建議,為失業人士提供援助。

至於如何能夠帶領香港走出困境,為香港創出另一番局面,唯有寄望下一屆政府、另一位特首了。

 

文章原刊於《明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