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推出疫苗後也未必能立刻通關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了11個月,歐美各國政府抗疫不力,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如今爆發第3波或第4波疫情,各國更加難以執行嚴厲的抗疫、隔離和封城政策;世界各地所有人,都越來越寄望藥廠能盡快推出疫苗。
相比歐美國家來說,雖然香港的疫情還不算太嚴重,但由於港府在抗疫上只敢因循舊習,僅會參考世界各地的經驗而至今仍對大陸的成功抗疫方法不屑一顧,香港至今還未「清零」。香港無法「清零」,在抗疫政策上又漏洞百出,因此至今仍無法和大陸通關。
此外,由於香港在「高地價政策」之下,土地開發比率嚴重偏低。香港居住環境極度擠擁,活動空間不足,人均居住面積僅161平方公呎。香港疫情失控和擴散的風險比很多地區都高。在這情況下,普遍香港人逐漸對港府死心,只能寄望疫苗盡快面世,方能真正的重啟經濟及與大陸通關。早前,大陸疫苗在臨床期間一直取得良好的成績。近日,輝瑞又宣稱研發的疫苗有效率超過90%,使人逐漸感到樂觀起來。
可是,疫苗面世,就是否可以立刻重啟經濟?大陸與香港就能即時與大陸通關?這種想當然的推論,未免太過樂觀:
1. 世界各國的疫苗研發時間都被大幅縮短,會產生出很多疑問。到底疫苗的真正效果如何?其防疫功效可以持續多久?它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是否嚴重?產生嚴重副作用的機率有多少?以輝瑞向外發布的消息為例,所謂的90%有效,原來只是在實驗對象當中,每100名感染「新冠肺炎」患者裡,有90人只注射了普通鎮靜劑,另外有10人則是注射疫苗後也病發。由於藥廠沒有提供實驗的具體數據,我們始終不敢斷言其效果如何。
2. 以香港為例,我們不排除港府只會以西方國家的疫苗作為首選。退一步來說,港府最終亦有可能是幾種著名的疫苗都會訂購,包括大陸疫苗。首先,最著名的疫苗面世後,港府亦未必能第一時間拿得到手。港人只能假定,由於港府比較富有,所以理應在世界各國搶購疫苗的過程裡,大致不會太吃虧,總不會「敬陪末座」。可是,疫苗在推出初期,肯定是求過於供,世界各國的藥廠都不愁沒有生意,不一定只會「向錢看」。因此,藥廠售賣疫苗時可以有政治考慮,或可以地區疫情的嚴重性作為批發的先後次序。例如,歐美地區正爆發疫情,藥廠可大條道理的先服務西方,誰說有錢便有貨?
3. 至於大陸研發的疫苗呢?由於大陸已算是成功初步「清零」及重啟經濟。就算偶然在個別省份有輸入個案或蘊釀社區感染,大陸政府都已經發展出一套十分成熟的機制去把整個社區的隱形病患者找出來,並把所有病人有效隔離。以大陸的立場來說,實不必急於推出疫苗。對西方國家來說,他們只能把所有寄望押注在疫苗之上,但大陸卻尚有時間把所有檢測及實驗流程都盡量做好,絕不用不顧一切的把疫苗推出市面。
4. 因此,我們絕不排除西方疫苗先面世。問題又來了。西方疫苗又是否可信呢?由於實驗的時間太短,其效果如何?有沒有副作用?純以香港為例,就算你注射了輝瑞的疫苗,大陸政府可以安心放行嗎?輝瑞至今沒有公開實驗數據的細節。而且,就算實驗可信,我們也不可能在疫苗推出之初便百分百相信疫苗而立刻門戶大開。
5. 退一步來說,我們也可假設大陸疫苗也同步面世,到底情況會怎樣呢?大陸政府縱然對國內研發及經過審批的疫苗較有信心,但仍不能十足十信賴。因為疫苗有效率一般只要達到50%便算合格,比較好的則是70%至90%左右,這還只是一個實驗下得出的估算,又豈能盡信?既然疫苗的防禦性不是百分百,我們便不可能單靠疫苗就能完全解決所有問題。暫時來說,香港的本土感染個案還停留在單位數字,讓已注射疫苗的人往返兩地,還算是可以接受。但以另外一個例子來說,如今美國疫情大爆發,單日確診也有高達18至20萬人。就算已注射疫苗的人,真的可以安心去美國?假設疫苗有效率是90%,即每100名訪美旅客,就可能會有10人「中招」,你放心訪美嗎?反過來說,就算從美國來的人都注射了疫苗,一樣是每100人裡,可能就有10人會受感染。現在,大陸政府已算是成功「清零」,又怎會僅因為疫苗面世就安心對「疫區」通關?
6. 無論港人注射的是大陸或西方疫苗,大陸政府都不可能立刻同意通關。較為合理的做法是,按地區的嚴重性分類,然後先讓低風險的地區先通關。但低風險地區的人不僅要證明已注射疫苗,仍要在進入關口前,先做好檢測,再安裝上可追縱的「健康碼」,才可以安心放行。此外,這種「通關」亦不可能一步到位,除了限名額之外,最好還是要到訪旅客先在指定酒店隔離,只是隔離的時間可以大幅縮短至7天或更短,一切視乎當時的情況。最終,等到疫苗被廣泛證明有效及環球疫情開始逐一「清零」之後,我們才有條件把「關卡」逐步取消。重點是,如果你身處的地方還是一個「疫區」,大陸政府也不可能因為你已注射疫苗就隨便放行。
由此可見,雖然疫苗很重要,但我們也不可能寄望疫苗面世後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疫苗面世之初,香港不一定可以第一時間拿得到手。就算拿到疫苗之後,所有疫苗的防疫效果都不可能是百分百。在這情況下,有需要往返兩地的居民,或許可以選擇注射疫苗而大幅削減強制隔離所需的時間。但如果認為疫苗面世後便可以迅速通關或經濟復甦,則未免太樂觀。
最終,疫苗的真正用途是等到大部份市民接種後,出現真正的「群體免疫」,從而可以「清零」。在太短時間內推出疫苗,其不良反應之風險亦比較不確定。在疫苗推出的初期,市民也未必會太湧躍。我們肯定需要一個非常長的時間,才能做到全球「清零」。除非,將來「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大幅降低至與一般流感差不多的水平,否則以上所講的情況,不會出現太大的改變。
由此可見,港府不應該有一種拖延或「坐等疫苗」的心態,「清零」才是最重要之目的。如香港爆發第4波疫情,則無可避免要推出「強制全民檢測」。反過來說,如本港真的爆發第4波疫情,亦主要是因為數月前港府不肯進行「強制全民檢測」,可謂難辭其咎。而且,「強制全民檢測」只能算是其中一個重要手段。此外,港府在防止境外輸入及隔離本地傳播的諸般措施上,都做得不到位,仍有很多地方需要作出改善。
當然,最大問題還是港府自以為是的態度,早前有官員還大條道理的北上要求中央政府不必等香港「清零」便先通關!港府官員以這種疏懶、自私、不負責任及毫無大局觀的態度去做事,抗疫工作又怎可能做得好?
就算香港的防疫做得比歐美好,都完全沒有意義;港府至今仍無法「清零」,在防疫上遠遠達不到大陸的標準,又如何可以通關?如何重啟經濟?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